今天小编整理了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高考”有多难(古代高考从秀才考到状元最短需要多长时间)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 1、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高考”有多难
- 2、古代高考从秀才考到状元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 3、在古代,考个秀才有多难

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高考”有多难
科举考试分常科和特科。常科是正常考试时间的时候考的内容,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有名词解释,句子解释,两道论述题,作文题也可以算在大论述题里面;特科基本就是国家新建立的时候特别急着用某一类人才,嘿,正好你又有这方面知识,那你就能上了;第二种情况是你确实天赋过人,被大官或者看上了,考一下你的学问是不是真的那么6
科举时间、地点、考上后的待遇是在元朝的时候确立的,但是元朝不注重科举。
给你讲讲清朝吧,清朝科举分三场,考三天。第一天考四书五言八韵,四道题;第二天考五经,五道题;第三天考论述题五道
死规矩特别多,不能自己发挥,全都是文科类的东西。只有语文,其他科目都没有

古代高考从秀才考到状元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时间赶得上且屡考屡中,一次成功,书生到状元至少经过县试、府试、
院试
、科考、乡试、会试、
殿试
七次考试,殿试只考一场,其余各次考试三到五场不等。如果时间来不赶直接科考,则在科考前一年还有个岁考,到状元共八次考试。因为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免朝考,其余进士在殿试之后还有个朝考,所以从书生到进士正途授官,如果全部一次成功,则至少是经过八到九次考试。最快四年完成。

在古代,考个秀才有多难
(https://www.baoaid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古代,考个秀才有多难的相关内容。
拿科举制度最成熟的明清两代来说,秀才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人口大县有录取名额三四十个,中县二三十个,小县十余个(见《清会典》)。
扪心自问:放在当今,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统一考试,哪位朋友确定有把握考进前三十、四十名吗?
而且这个前三四十名,可不像咱们今天中考高考,只是和同一级学生加上少数复习生同考,人家那是考多少次只要没考上的,都可以来。
近代史上,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他记录过他老爸曾麟书考秀才的经历。
曾麟书从小读书,并且学习非常用功(积苦力学),但是却屡试不第,被秀才考试折磨得差点都能学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平生困苦于学),一直考到43 岁,连考17 次后才考上(府君于是年四十有三,应小试者十七役矣)。
儿子说亲爹旧事,而且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谅来不会有假。
虽然曾爸爸这是特例,但一个普通人,打小非常努力,考了17 次,直到43 岁,才考上秀才,我们还能认为秀才相当于今天的初中生,而且很好考吗?
从明清科举资料数据汇总来看,在很多州府,秀才的录取率大概在1%到10%之间,而秀才们参加乡试,有0.5%-4%左右的概率能中举,然后各省举子上京参加会试,这时录取率能大点,但是最高时也只有10%左右。
按最大值来计算,从白丁到进士的成功率为10%×4%×10%=万分之四,一万个人里面四个人成功,那按最小值呢?1%×0.5%×8%=百万分之四。可以说,依据录取率来看,考中秀才,难度大概相当于考上当代比较优秀的一本大学,例如211/985院校,而考中举人,大概相当于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中国TOP2大学,至于考进士的难度,甚至和考上世界TOP10的牛津剑桥没什么区别。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高考”有多难(古代高考从秀才考到状元最短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www.baoai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