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胜境”重见天日
创始人
2024-12-25 01:16:30
0

《“冶山胜境”重见天日》

在岁月的长河中,冶山胜境曾一度被时光掩埋。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它终于重见天日。冶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冶山胜境,古意盎然。那斑驳的建筑带着岁月的痕迹,葱郁的树木点缀其间。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盛景。冶山胜境的重现,不仅是一处景观的归来,更是一段历史文化的复苏,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古老的记忆,感受独特的人文魅力。


福州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李琪 受访者供图)日前,冶山摩崖石刻群首次发现“冶山”二字,但因被榕树根系遮挡,石刻仅露出部分。22日下午,记者从石刻发现者“冶山斈社”负责人陈元春处得知,经过清理,新发现的石刻已经露出“冶山胜境”全貌。

“冶山胜境”重见天日

陈元春告诉记者,经配合鼓楼区园林中心,会同专家探讨石刻的抢救保护工作,最终在确保榕树安全的前提下,切除了遮挡石刻的部分根系。记者在现场看到,清除根系后,石刻显出“冶山胜境”四个字,边款为“永定林鸿辉题”。证实了陈元春此前的推测,题刻作者确实是民国时期官员林鸿辉。他曾任永定县长、京兆财政厅秘书、福建省政府专员等职。

“冶山胜境”重见天日

陈元春表示,清嘉庆年间福州郡守何茹莲留下的“冶山古迹”四字题刻,为题刻在花岗岩石上后,镶嵌在石墙上,不属于摩崖石刻。因此,此次为首次在冶山的摩崖石刻群中发现“冶山”二字。

而根据摩崖石刻相关典籍记录,对照目前已发现的冶山石刻,仍有许多石刻掩埋在泥土、榕树根系之下,有待发掘。比如民国时期,闽侯县名胜古迹古物保存会与六境庙产保管委员会在冶山上划界后刻有六段地界碑,经过查寻,“将军庙界”、“天后宫界”、“石渠堂界”及两段“庙产会界”,共五段地界石碑已寻获。但最后一段“寿壑会界”始终未找到,这也成为陈元春心中的遗憾。“冶山上还未发现的石刻仍有很多。一部分遗失了,一部分掩盖在土壤、榕树下,我们仍在继续努力,争取发现更多石刻,给研究冶山文化提供资料。”陈元春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该不该砸窗不妨多问问现场乘客感... 【#该不该砸窗不妨多问问现场乘客感受#】#为了生命是需要变通和果断的# 7月2日晚,K1373列车突...
蟑螂当宠物?!异宠盛行,有人过... 来源:新闻坊 近日杭州一小区住户杨某在家门口发现疑似蟑螂的踪迹就迅速用杀虫剂进行消杀没想到这样常规的...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 7月5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
省委书记刘宁、学习教育中央第二... 转自:洛阳发布来源:河南日报
贵州仁怀发布酱香白酒行业自律倡...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