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怎么能够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呢,可以通过模拟志愿填系统去填报。
1、考生登陆时需要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然后点“登录”按钮进行身份验证。只有以上信息的输入全部正确,才能通过系统的身份验证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2、考生首次登陆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其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数。
3、验证码为“验证码”输入框右侧图片上所显示的字符。
如果考生输入了以上正确的信息后仍不能通过身份验证,可能的原因是系统内初始设置的该考生身份证号(或学籍号)与实际有误,请联系老师核对更改后再进行登陆。
4、若考生首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则登录成功后将进入“密码修改”页面,被强制要求修改自己的初始密码,这是为了确保考生的身份安全;若非首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则登录成功后将进入志愿类别链接页面。
登录
输入正确的考生号、密码、验证码、短信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后,进入考生须知页面。
填报
在填报系统页面,可以选择一个本人所要填报的“填报时段(类别)”,点击【填报】,进入填报时段(类别)对应批次的考生填报须知页面。
在该页面录入院校专业组代码或专业代码,系统会自动显示相应的院校名称与专业名称,志愿写完成后,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如果没有填满页面上所有的志愿时,系统会弹出相应提示信息,点击【确认】,“是否服从调剂”如果未勾选,系统会弹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再次点击【确认】,系统提示“提交成功”表示已填写的志愿保存成功。
保存
为了保护考生信息安全,在填报页面上,每隔30分钟会有是否保存提醒,点击提示信息中的【保存】,即可保存志愿,如图所示。系统超时时间为45分钟,如考生在志愿填报页面45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有效操作仅包括"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清空志愿"按钮、"院校专业组代码"输入框、"专业代码"输入框四项),系统将自动退出,无法保存志愿。如需继续修改志愿,考生可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重新进入系统,在志愿填报页面上修改并通过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保存所报志愿信息。
高考志愿对于考生来说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了未来被哪一个专业录取,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和方向。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的详细步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了解录取要求:考生及家长应仔细阅读招生政策和相关规定,特别是所报考院校对于考试成绩和各项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填报。
确定学校和专业选择:同时结合各大高校及专业的排名、地理位置、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率等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职业目标的院校和专业。
制订投档方案:设置多组可能性方案,并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填报。同时要根据省份和名次规划好每个优先级的专业匹配,并在确定好志愿之后再看一遍排位和优先级是否都是想要的。
准备材料和时间表:根据学校、专业和省份的不同,提前准备干净整齐的成绩单、户口本、身份证等所有申请所需的材料,并设立一个合理的时间表进行准备和填写。
填写电子或纸质志愿: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照相应的招生政策要求填写电子或纸质志愿,并依据省份和名次以及结果优先级进行投档。
仔细检查并确认提交:填报完毕后反复检查各项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确认无误后再及时提交完成志愿填报。
需要注意的是,填报高考志愿不仅是一项个人选择,也关系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发展。因此,认真对待,遵循招生政策和相关规定执行,特别是最重要的隐私信息保护、正确有序的选报流程,一定要记牢、做好,谨防出错和失误。
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高考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决策之一。下面是填报高考志愿的具体步骤:
制定志愿方案:寻找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方向,了解每个高校及专业的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志愿方案。
查看录取政策:查询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发布的招生政策,了解各批次分数线、专业调剂、专科升本等信息。
填写志愿表:在指定时间内,准确填写好志愿表,主要包括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和报考优先级,要进行仔细校对和检查。
提交志愿表: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填报志愿表。填报完毕后,及时打印志愿表和相关记录证明,备查用。
检查志愿表:填报完毕后,仔细检查和核查本人填报志愿的准确性,在确保无误后,特别是各个批次的填报时限、限选科目及顺序等规定和注意事项,确认填报无误,不漏、不错、不迟。
权威咨询:如有不明确的问题,及时联系当地招生教育部门、高校招生办或有关专业的教师和专业人士,寻求权威咨询和建议。
总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应该清醒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决策的程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细心仔细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以保障个人发展和未来前程。
(1)注意各大学的大小年现象。
一般来说,某个高校上一年的过冷、过热都会导致该大学下一年分数的反弹或者爆冷。
(2)高考报考大学和专业要有前瞻性思维。
就是说你要看到一个大学和专业至少四年后的发展情况。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实力往往落后于其名气的发展。所以选大学要在充分尊重一所大学以往声誉、名气和录取分数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综合学术实力发展快的大学。
(3)填好高考第一志愿。
对于没有采取平行志愿的省份,第一志愿基本决定了你能走进什么样的学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间要拉开明显的梯度。
(4)报考高考志愿要有反向思维。
这总与炒股有点相似,怕就怕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大家都很看好的学校或者专业(教学质量不错,相对于同水平院校更容易录取)往往会出现撞车。所以填报志愿时,要多观察周围同学的想法和举动,尽量回避一些热门学校。
高考志愿调剂的方法如下:
查看自己的成绩和排名与调剂信息:了解自己的分数和位次情况,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原填报志愿要求。高考成绩发布后,可以查看各学校的调剂政策和相关信息,了解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进行调剂。
选择调剂学校和专业: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调剂。可以根据调剂信息中的最低分数线、平均分等数据进行参考。
修改志愿: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志愿修改操作。根据自己的选择,将需要修改的志愿进行调整。确认修改后的志愿无误后,及时提交修改结果。务必按照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否则可能会导致修改失败。
支援调剂的优缺点
优点:1、提供机会:对于原本没有被录取或未达到理想志愿的考生来说,调剂提供了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性。
2、调整错位:有些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能因为估分不准或信息不全而造成志愿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调剂可以纠正这种错位,使考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缺点:1、限制和竞争:调剂的可选范围和名额通常相对较少,考生可能面临限制和激烈的竞争,不一定能够如愿调剂到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调剂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短时间内进行,考生需要快速了解相关信息、修改志愿并提交,时间紧迫,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工作量。
2、不确定性:调剂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院校的录取政策、考生的分数排名等,结果可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掌控。考生在调剂过程中可能需要重新权衡风险与利益,有可能因为调剂而放弃原先稳妥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