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 是二本学校。 学校有新城、 杨家岭 、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08万平方米。现有本科生16691人, 硕士研究生 3106人,留学生35人;教职工1596人,专任教师989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371人。
学校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 4门;获批省级教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获评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特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
延安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作为一个一本大学,延安大学有18个 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61个 本科专业 ,有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除此之外学校还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以上内容参考 延安大学——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文科专业如下:
1、学前教育
培养热爱儿童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优良的幼儿护理水平和良好的音乐、舞蹈、绘画技能,并适应现代幼儿保教、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需学前教育培训机构等。
2、小学教育
培养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熟悉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3、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熟悉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区域、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视听新媒体及其他新闻、宣传及公关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科生就业方向
1、公务员,福利好,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就业下限高,远离中年危机,特别适合普通家庭孩子去选择,是实现阶层跃迁的高速公路。经济学、财政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科专业,公务员招考岗位是最多的,其他专业基本上只能考三不限。竟争十分激烈。
2、高校教师,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假期还特别长,成功应聘后子女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都很好解决,如果你的级别够高,配偶的工作学校也能给你解决,请问还有什么工作会有这么好的福利。
3、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尽量做到本硕博一致,并且一定要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硕士一般可以应聘行政岗,博士以上可以应聘教学岗,所有的文科专业都有机会进高校,特别是选择了哲学,历史学这样的冷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读研读博,争取日后进高校。
目前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延安大学座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成立于1941年,从前身院校算起,建校为1937年,先后由著名的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合并而成。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延安大学努力贯彻学以致用的方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利,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一代文化大师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1998年,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现有本科生16099人,硕士研究生2601人,教职工1565人,专任教师965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此外,有批准立项的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7个,其中:2012年立项10个,2013年立项5个,2014年立项2个。
国家特色专业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 ,汉语言文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音乐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术科研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延安大学纳米技术、红枣无毒快繁技术在全省居科技领先地位。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