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投分两种情况:
一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如未投出(考生成绩未达到高校的调档线),考生状态会显示为“自由可投”;
二是考生档案被投进高校后,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后,也会显示为“自由可投”。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考生根据投档分数线查询自己投档状态时,要按志愿顺序、对照位次依次进行,一旦符合条件即说明已经被该校该专业投档。高考总分相同时按位次、志愿顺序投档,若考生总分上线但位次或志愿序号未达到,仍将无法被投档到该专业。
需提醒的是,专业投档分数线的高低,主要由该院校专业报考生源人数、招生计划数所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高考录取的六种状态是什么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高考首段平行投档分数线揭晓
自由投档意味着考生还可以选择其他院校来投档。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考生状态为“自由可投”时,表示该考生的电子档案在信息库,没有投到任何院校;或者是经投档后被退回,仍然处于在库状态。
如果出现已投档,那就说明报考成功了,但不意味着录取。需要谨慎的是,考生所报考的批次录取结束了,出现了自由投档,那么考生就要注意了,这就是滑档的现象。如果还要报考本批次的大学,那就要准备志愿征集了,因为滑档就意味着考生和这个批次关系不大了,不过志愿征集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在录取期间,考生可查询电子档案运行的7种状态: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预录取”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待审”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打印寄发。
(7)“录取”
表示录取名册已由省招办打印盖章后寄发给招生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