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国小伙的一把伞,让老外苦等3个月
创始人
2024-05-13 18:51:58
0

2016年,中国濒临失传的技艺做成的油纸伞站上了米兰设计周的舞台。

油纸伞名为"米蓝",直径长3米,由杭州人刘伟学和外国人克里斯等人历时3月制作而成后远渡重洋,一路杀进了巴黎M&O展览、米兰设计周展览和雅典博物馆。

"米蓝"纸伞是东方非遗技艺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工艺品,蔚蓝如晴空的油纸伞,在国际舞台上走出了东方美的韵味,在场的外国人无不击节称赞。

● "米蓝"纸伞在米兰设计周参展

刘伟学对华小妹说,尽管每把伞的价格卖到了8400元,制作周期漫长,运费也昂贵,但国外订单依然应接不暇,甚至有老外一口气订了10把"米蓝"。

而克里斯带去希腊参展的米蓝纸伞,则被拜占庭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把濒临失传工艺制作而成的纸伞,是如何成为让老外不惜斥巨资、等待3个月也要拿下的"香饽饽"呢?

余杭人不忍余杭纸伞失传

1990年,刘伟学在浙江余杭区西坞村出生。刘伟学的童年印象里,爷爷刘有泉对老底子的手工艺饱含深沉的热情。

每逢元宵佳节前,刘有泉都会带领村民们编排鳌鱼灯的舞蹈,只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鳌鱼灯本是盘古村的传统灯彩,这批灯彩分为座灯和行灯,后因制作成本太高,其他灯逐渐失传,唯独鳌鱼灯流传至今。

● 图片来源:《逛吃吉水》

制作鳌鱼灯的手艺已有180多年历史,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手艺濒临失传。想要复原鳌鱼灯并不容易,但刘有泉翻阅古籍、四处寻找匠人,铁了心要将鳌鱼灯龙头戴冠的场景复原。

最终,一只身长1.5米龙头鱼身的鳌鱼灯架被造了出来,随着村民们的翩然起舞,鳌鱼灯在漆黑的夜晚中熠熠生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卖小哥发现血书枕头 民警破译... 获救者周女士:大声呼救、挂衣服都没奏效,绝望之余想出这招报警的快递小哥张焜是一名大学生。血书枕头上写...
智造未来 胜者为王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近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运动会设26个赛项...
白杰品股 反包   问:上周五沪指低开,盘中震荡走高,收盘上涨,你怎么看?  答:市场上周五迎来反包走势,各股指均刷...
2018数博会迈上新征程 转自:贵州日报 2018年5月26日,2018数博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数博会的召开...
都兰县首届枸杞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本报海西讯 (记者 李庆玲 齐延迪) 8月17日,以“杞聚青海·质领未来”为主题的都兰县首届枸杞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