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就“自筹自建”采访小区居民:老业主想多花100万,给子女留套大房子
创始人
2024-04-22 23:41:57
0

小区"自筹自建"样本调查②丨搬入安置房的老年业主:多花100万也想给子女留套大房子

4月19日,杭州下着蒙蒙细雨,浙工新村有机更新改造项目施工工地上,正在进行的是基础施工,一整圈绿色钢板围挡着,拉载物料的卡车密集穿梭进出。

这里的500多户居民自筹资金约4.7亿元,将小区老旧建筑推倒重建,项目计划于2025年竣工。建设期间,原先居住在这里的业主们如何安置?当天,海报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政府统一安置小区潮王人家小区,按照自愿的原则,大约50户业主搬到了这里,可免费住到重建新房交房后,其中大部分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

约一成业主搬入集中安置房 多为高龄老人

集中安置住所距离浙工新村大约1000米,走进潮王人家小区,第一印象是绿化面积大,儿童游乐设施、锻炼器材等设备一应俱全。"工大的"是这里业主对浙工新村安置业主的称呼。

浙工新村有机更新改造项目拆除后,政府提供了两种过渡居住方式。业主可以自己找临时居住场所,政府发放63元/平方米的临时租房补贴,也可以免费居住在政府统一安置的小区。大部分业主选择的是第一种,有大约50户业主选择了第二种,多为80岁以上的老人。

"我90多岁了,不好租房,只能靠政府统一安置了临时过渡住房。"91岁的王老师(化名)说。

这些"工大业主"集中居住在潮王人家3幢。当天,记者来到了浙工新村老业主马新华老人家中。

政府安置的过渡住房,业主可免费入住

这是一套90平米的房子,南向采光,两室一厅,由政府统一装修,铺木地板,粉刷墙面,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考虑到住户年纪较大,还专门安装了淋浴室座位、马桶扶杆等适老化装备。

马新华今年86岁,退休前是浙工大的会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一直住在浙工新村,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生活。据马新华回忆,当初自己最早一批同意签约,却是最晚搬走的。因为年纪比较大,只能等子女有时间,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忙搬家。在老人现在的家中,记者看到很多搬家打包的箱子还没有拆,老人说,现在也用不上,准备等重建新房装修好后,直接搬回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某新建钱包从 Kraken 提... (来源:吴说)吴说获悉,据 OnchainLens 监测,某新建钱包再次从 Kraken 提取 17...
院线电影《从前有个书店》在盐城... 转自:扬子晚报8月16日上午,院线电影《从前有个书店》开机仪式在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潮间带艺术村举行。...
1分优势夺金 美国队实现世运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梁璇)8月16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团队...
我院名医出诊信息一览表(8月1... 尊敬的患者:现将我院名医馆下周(8月18日-8月24日)名医出诊一览表公布如下,敬请知悉!     ...
战后80年,我们如何反法西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后80年的相对和平得来不易。直面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