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司法实践和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青年学生法治素养和实务应用能力,2025年11月27日,西安碑林法院立案庭庭长车乐应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邀请,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从规范到精进:要素式两状示范文本与裁判文书写作实战分享》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旨在将司法实践一线的宝贵经验“原汁原味”带进校园,架设起连接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的坚实桥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车乐围绕要素式示范文本这一新“司法产品”,从历史背景、优势特点、意义价值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在核心内容的讲授中,车乐并未拘泥于照本宣科,而是将“要素式”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同学们易于理解的实战流程,以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纠纷等常见案由为例,现场引导同学们作为当事人如何填写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作为法官如何从表格中快速锁定争议焦点、梳理证据进行事实认定,从而绘制出清晰的审判逻辑图谱,“要素”二字,正是体现了案件的核心所在。车乐讲到:“要素式示范文本清晰明了,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目前要素式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已经逐渐成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创新、主动求变,司法事业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随后,车乐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审判经验,剖析了裁判文书写作的重点,以及在事实陈述、证据分析和法理阐述撰写中的常见误区和难点。他特别强调了文书说理的重要性:“裁判文书不是简单的摆事实、列法条,而是通过法官的理解、整合、输出,塑造了一场与当事人、与社会公众的充满逻辑和温度的对话。”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同学们就“要素式示范文本的优势”、“AI如何帮助提升司法效率”等问题踊跃提问,车乐结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和自身思考给出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实务讲座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司法实践和法学课堂的区别,对同学们未来无论从事何种法律职业都有一定启发。
此次讲座为高校学子搭建了一个零距离感受法院实务工作的平台,拉进了司法实践和法学课堂的距离,为培养兼具法治信仰和实务能力的新时代法律人才注入实践智慧。下一步,碑林法院将继续深化院校合作、延伸司法职能,促进司法资源和法学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与共享共赢。
作者| 雷雨晨
编辑| 李娟
责编| 马宁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