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信息遭监管立案调查背后:合同乌龙是否涉嫌财务造假?退市风险大不大
创始人
2025-11-28 17:42:00

  出品:Hehson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科创信息(维权)与大有科技的交易究竟是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为何公司在仅收到预付款890万元,便全额确认收入?与此同时,科创信息为何不直接与川综能交易,嵌入大有科技是否涉嫌垫资业务?公司是否存在造假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当年业绩承压。

  近日,科创信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监管立案调查。

  受此影响,公司股价遭受重挫,立案调查公告日当天股价跌停,11月17日至11月27日,公司股价跌幅达到22.18%。

来源:wind

  对于科创信息爆雷,Hehson上市公司研究院夏虫工作室早在2025年09月23日提前发出风险预警。

  我们在创意信息财务造假案例复盘中发现,其财务造假交易主体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川综能”)、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宁睿能”)不仅仅包括创意信息,也同时牵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等。随着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我们首次对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等发出是否存在财务造假风险的疑问,同时提示是否相关标的又是否可能存在ST或强制退市等风险。具体详见《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等系列文章。

  合同乌龙是诈骗还是财务造假?两大疑问待解

  根据科创信息说辞,2023 年 4 月,公司与大有科技签订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 合计金额为人民币1.11亿元。根据大有科技提供给科创信息与川综能签订的合同,该项目的业主方为川综能。换言之,科创信息表面客户为大有科技,实际买方为川综能。

  科创信息称,公司此前通过与川综能沟通核实,发现大有科技提供的其与川综能签订的合同资料与公司在川综能了解到的项目情况存在重大差异,为保障公司权益,科创信息才选择报案。2024年7月9日,科创信发布《立案决定书》公告,警方决定对公司涉嫌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

  颇为意外的是,大有科技也称遭遇诈骗。根据大有科技对外公开陈述,2022年12月,川综能向其购买服务器设备,为采购相关设备,公司后与科创信息签订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进行采购,但川综能除预付款外后续再未向公司支付任何款项,导致公司也无法向科创信息付款。大有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其公司也被合同诈骗了。大有科技称,其在催收川综能回款过程中也发现该项目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并依法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2024年5月29日,公司收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对其涉嫌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

  科创信息究竟是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

  首先,公司为何在仅收到预付款890万元,便全额确认收入,相关收入确认是否合规?

  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信息与川综能交易被认定为虚增营收。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川综能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1.25亿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实达集团(维权)与国宁睿能合作中发现异常,其及时终止相关合同。据公开资料,2023年3月,实达集团披露,国宁睿能已下采购订单金额合计4.57亿元,其中公司已完成交付的采购订单2670万元,尚未履行的采购订单4.303亿元。根据合同条款,国宁睿能应于2022年12月28日前支付款项合计9125万元,但实达集团仅收到货款600万元。国宁睿能曾承诺在2023年3月31日前向实达集团支付剩余货款8525万元,但并未履约。2023年5月,实达集团称其已书面发函国宁睿能催收相关款项未果,决定解除《年度框架采购合同》,终止尚未履行的采购订单及其他未尽事项。

  至此,我们疑惑的是,科创信息为何仅收到预付款890万元,便进行全额交付并全额收入确认?科创信息合同诈骗是否存在谎言?究竟有没有舞弊动机?需要指出的是,科创信息2023年营收出现腰斩式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信息2024年又称与大有科技交易不符合相关收入确认条件。2024年4月,公司发布会计差错公告,并称,鉴于该项目临近付款截止期限,公司经多次与大有科技沟通,大有科技一直未提供书面付款时间安排。公司根据与大有科技的沟通情况判断,该项目未来现金流入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与大有科技之间的项目暂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故调减该项目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同时该项目将来预计产生的应收款项计入其他应收款,并基于审慎性原则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其次,科创信息为何不直接与川综能交易,嵌入大有科技是否涉嫌垫资业务?

  在微创光电与川综能交易中,其上下游均出现川综能身影。创意信息与川综能、国宁睿能的交易中,表面上川综能为创意信息的下游客户,但实际货物购买方却是国宁睿能,存在人为新增贸易链条,商业合理性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大有科技为国有企业。据悉,大有科技为大有数字孙公司,大有数字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中国中信集团、华迪计算机集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别持有其33.33%股权。

来源:预警通

  立案调查影响多大?ST风险还是强制退市

  根据相关规则,财务类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情形如下: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5.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表明公司已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该年度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已触及本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

  6.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来源:证监会官网

  目前,公司还处于立案调查阶段,是否财务造假或有待监管定性。

  公司的会计差错调整金额较大。以2023年三季报会计差错为例,公司营收调整金额接近1亿元,占调整后收入之比近四成;导致公司同期净利润多计提1亿元。需要指出的是,新规构建了“1年严重造假”、“连续2年造假”和“多年连续造假”等不同维度的退市标准,具体量化标准如下:

  公司是否触发重大财务造假强制退市或有待观察。需要补充的是,创意信息因为财务造假被ST。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第10.5.2条第一款规定情形,前述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公司基本面十分羸弱,收入大幅下滑三季报收入不足亿元,2025年是否可能踩中3亿元退市红线水平?科创信息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364.96万元,同比下降36.58%;归母净利润为-5884.21万元,同比增长5.6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897.82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领航!中联重科铸就国家智造新标... (来源:21sun工程机械商贸网)“以中国智慧为引领,以领航工厂为纽带,打造智能工厂‘金字招牌’,共...
锦胜集团(控股)(00794)... 锦胜集团(控股)(00794)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益3.67亿...
岚皋县人大:以问促改强监督“把... “有企业反映,不动产电子证照在抵押贷款、税收征缴、财产公证等领域推广应用不足,跨层级、跨部门共享联通...
东宏股份(603856.SH)... 格隆汇11月28日丨东宏股份(603856.SH)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CW项目...
证监会就《中国证监会关于推出商... 据证监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要求,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