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东单院区急诊门前的煤渣胡同面貌一新。这条曾因非机动车乱停、人车混行而拥堵的“生命通道”,经过精准治理后变得整洁通畅,救护车快速、“丝滑”通行成为常态。
治理完成后,煤渣胡同东段内非机动车有序停放。东城区城管委供图煤渣胡同长316米、宽8米,是协和医院东单院区的“生命通道”,日均承载600余人次急诊量与40余辆次救护车通行,还串联着医院与居民区的7个出入口,交通压力巨大。此前,共享单车潮汐式停放、电动自行车动态交织等问题也尤为突出,车辆淤积甚至挤占机动车道,为急救通行埋下安全隐患。
为破解难题,市有关部门统筹指导,东城区城管委、东华门街道与协和医院协同发力,以“三步走”策略精准施治。
首先从源头做“减法”。 市交通委协调医院推行线上预约与分级诊疗,平抑就诊高峰;医院主动清理“僵尸车”,腾挪出300余辆车的停车空间;东城区城管委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将清运频次提升至每日15次。快递车辆被引导至院内错峰配送,街道倡导居民非机动车“回库入院”,有效释放公共空间。
医院内部新施划自行车停放区。东城区城管委供图同时,做足“加法”以挖潜增容。 协和医院在院内划定专用非机动车停放区,使容量从400余辆增至1000余辆。盘活煤渣胡同、东单三条等区域的“边角地”,新增17处停放区并加装100余台充电设施。目前,医院周边共设有63处停放区,总容量超1500辆,基本满足日常需求。
多元共治,保障长效。 如今,每天清晨6点半起,医院工作人员、交通协管员、街道志愿者便共同上岗,引导停放、疏导车流、纠正违规,通过专业与志愿力量的互补,让有序畅通成为常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