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代丽丽)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面向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职业伤害“小伤快赔”。“小伤快赔”实现小伤医疗费报销全程线上办,获得理赔时间比以往压缩了75%。
“小伤”是指符合职业伤害确认情形,仅在本市门(急)诊就医且不需要住院治疗,事实清楚、资料齐全,责任划分明确、不存在争议的职业伤害案件。“小伤快赔”实施以后,在职业伤害保障案件中,“小伤”案件将添加特殊标识,各环节置顶优先办理,实行全流程简易审核发放程序。同时,对于“小伤”案件,商保机构在接收到事故备案信息后就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服务,主动联系报案人员,全流程提供办事提示,帮助梳理材料清单,从报案到报销全程提供服务,直至报销钱款到劳动者个人账户。
在职业伤害保障申报过程中,提交材料这一环节最为复杂、最花费时间。“小伤快赔”模式聚焦审核必需的“金额、用药目录、诊疗部位”三要素,用较易拿到的“处方”代替较难拿到的“病历”,将少量需要线下提交的纸质发票改为提交电子发票或照片,需要提交的材料数量由10项压缩至5项,而且可以全部通过手机线上提交,极大方便了劳动者。
在报销流程中,“小伤”案件中的职业伤害确认、医药费审核、医药费拨付三个流程实现“一次申报、合并办理”,新业态劳动者只需通过平台企业APP提交一次申请,后续流程通过内部信息协同依次进行、联动办理。此外,针对“小伤”报销金额小、风险低、易审核的特点,相关部门优化待遇发放流程、方式,与银行联动,将“小伤”医疗待遇发放频次由每月3次提高为每日1次,确保报销钱款及时发放到劳动者个人账户。
■相关
16家“链链驿站”投用
本报讯(记者袁璐)昨天下午,外卖骑手吉先生在劲松街道首城国际社区一处宽敞的大厅里,接满热水,给手机充上电,坐在椅子上短暂休憩。这个当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劲松心动街链链驿站”,成为他和伙伴们在寒冬奔波路上的温暖落脚点。
“一天要送三四十单,工作十二个小时,中间能在这儿歇个十分二十分钟,方便多了。”吉先生说,驿站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难题。
驿站除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日常服务外,还将开展公益剪发、磨刀等便民活动。目前链家公司已建成16家链链驿站,还有3家正在建设中,其中朝阳区内投入使用的11个点位均已上线“友好朝阳”小程序,为更多户外劳动者和市民提供便利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