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静 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
11月26日—28日,第七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常态化活动,将汇聚海内外智慧与资源,聚焦 “空中丝绸之路” 高质量发展核心命题,凝聚合作共识、共探发展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民航组织前任秘书长柳芳出席了本届峰会并发表致辞。柳芳是国际民航组织历史上首位女性秘书长,也是首位中国籍秘书长,她还是国际航空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深专家。致辞中,柳芳以独特的国际视野与政策经验,为“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带来前瞻思考、贡献智慧。
柳芳在致辞中表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第一项行动就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中国一直是全球民航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民航领域的国际合作,包括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则对接、安全运行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支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升航空运行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推动全球航空运输安全、有序、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民航组织是主管民用航空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也是民用航空领域最具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并推行民航领域国际标准和政策,使全球航空运输安全有序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柳芳指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与国际民航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近年来,中国政府与国际民航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中国积极向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安全基金,航空环保项目等提供捐款,支持提升全球特别是非洲等地区的安全水平,通过南南合作基金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及6个地区安全监督组织提供专业培训,助力国际民航组织安全、安保、环境可持续、促进经济发展、“不让一个国家掉队”等战略目标的实现。
民航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是促进合作的纽带。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柳芳认为各国应该携起手来,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实际的行动和更创新的实践,共同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她建议:
一是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与各国发展战略以及现行双多边及区域合作机制对接,聚焦共建国家在民航领域的实际需求,多开发实施一些“小而美”的项目,加强共建国家在安全监管、运行水平方面的能力和协作,推动航空网络拓展和客货运输增长,确保空中丝绸之路既安全又高效。
二是推动民航领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碳减排管理、人工智能(AI)航空应用等创新与合作,推进数字身份、电子航图、智能安检等数字化标准互认,促进共建国家民航新技术应用和绿色转型,助力全球民航安全、安保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动国际民航交流合作和全球民航治理,在标准规则、能力建设、航空运输政策、航空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下一代航空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交流和协调,积极向全球民航治理提供方案和实践,“不让一个国家掉队”,为促进全球民航发展和完善全球民航治理做贡献。
“曾在国际民航组织工作多年,我深切感受到今天的空中丝绸之路早已超越航线网络的物理延伸,成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象征。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一定会更宽、更广、更远,为世界繁荣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多助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柳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