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东方枢纽新机遇,努力将外高桥打造成脑机接口创新成果的首选“登陆点”。昨天,第六届外高桥医药健康合作论坛——“链全球之智,创未来之先”在外高桥落幕。
本届论坛聚焦药械本土化生产、医保多元化支付与东方枢纽新机遇等主题,重磅推出“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伙伴计划”,标志着外高桥正式将这一前沿科技纳入其核心产业版图,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离世界最近”的“加速器”。
选择赛道提前卡位
在论坛上,外高桥集团正式启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伙伴计划”,并发布“外高桥脑机接口产品服务包”。首批加入该计划的企业包括阶梯医疗、神复健行、析芒医疗、穹顶医疗等创新主体,同时浦东新区科经委、卫健委、东方医院及第七人民医院等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也参与其中。
该计划旨在联合企业、医院及政府,共同突破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转化、数据跨境及市场准入等环节的瓶颈。加入计划的企业将获得涵盖跨境研发试点、临床审批加速到市场出海的全链条支持,并享受空间载体优惠及产业政策辅导。
对于为何选择此时重点布局脑机接口赛道,上海外高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诸耀鹏介绍,这是外高桥基于服务国家战略与发挥自身优势的战略性决策。“脑机接口是典型的交叉学科,高度依赖医工结合、跨境研发和与国际合作,这与外高桥‘保税研发’功能及连接国内国际双市场的枢纽地位完美耦合。”诸耀鹏指出,外高桥希望通过“伙伴计划”提前卡位,构建从研发到出海的服务能力,将外高桥打造成脑机接口创新成果的首选“登陆点”和“加速器”。
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作为首批加入伙伴计划的企业代表之一,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阶梯医疗)总经理助理陈垚旭分享了其在核心技术与临床转化上的突破。他介绍,公司已推出全球最小的脑控植入体,整体装置直径仅一枚硬币大小,前端柔性电极直径细于发丝的百分之一。近期,“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正式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成为国内首个进入该程序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也成为其产业化落地的重要标志。
谈及在外高桥的发展,陈垚旭感慨道:“这里不只是一个产业园区,更像是一个真正懂科技企业成长的‘制度型伙伴’。”他表示,对于对监管路径极度敏感的前沿企业,外高桥在政策解读、注册准入等关键节点提供了系统性支持,帮助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让企业能更专注于技术本身,加速创新向临床和产业端推进。
“一体两翼”破解难题
除了聚焦前沿技术,本届论坛还深入探讨了“药械本土化生产”与“医保多元化支付”等议题。这两者是推动创新药械惠及患者的“一体两翼”。
“本土化生产通过降本增效,为优质药械进入医保或商保创造了价格空间;而多元化支付是价值实现的关键。”诸耀鹏介绍,外高桥正积极对接国家医保局及商业保险机构,探索基于价值的支付模式,通过“分期支付”“疗效挂钩付费”等方式,解决从“造得出”到“用得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活动现场,神复健行、吟鹤医药、中航生物等一批高能级创新主体开展了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招商落地与综合服务,进一步展现了外高桥区域的创新活力。
外高桥集团董事长蔡嵘表示,本届论坛通过发布专项计划、推动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了外高桥在脑机接口等前沿赛道的集聚效应。未来集团将继续依托自贸区制度优势及东方枢纽开放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全周期发展助力。
本次活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指导下,由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外高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