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光能”)在合肥基地接待了国盛电新、国盛证券、宏道投资、富国基金等12家机构的联合调研。本次调研以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形式开展,公司总经理寇建龙、董事会秘书室工作人员吴易霖就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优势、产业化进展及未来规划等核心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调研基本信息
| Col1 | 编号:2025-031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 国盛电新:杨润思、胡文新 国盛证券:朱迪 宏道投资:季巍 深圳华杉投资:李洲 富国基金:李可伦 西部利得基金:黄浦 基明资产:区晓 广发基金:李雅哲 浦泓投资:彭聪 国泰海通资管:张晨洁 信达澳亚基金:陆毅楷 长江养老:刘堃 |
| 时间 | 2025年11月27日 |
| 地点 | 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寇建龙(合肥京东方光能总经理)、吴易霖(董事会秘书室工作人员) |
核心看点:钙钛矿技术优势与产业化进展
技术协同:显示产业积累赋能钙钛矿研发
调研中,机构重点关注公司在钙钛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京东方光能方面表示,钙钛矿作为第三代纳米薄膜电池代表,与显示产业在技术原理、器件结构及制造工艺上高度相似。公司依托显示领域积累的玻璃基加工、薄膜制备、封装及大规模智能制造能力,有效加速钙钛矿产业化进程。
“中试线从搬入到首样下线仅用38天全线贯通,创下行业新纪录,正是技术协同优势的直接体现。”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
性能对比:成本、工艺与应用场景全面突破
针对钙钛矿与传统晶硅电池的差异,公司指出,钙钛矿理论成本更低、工艺更简化,制备温度较低,且具备柔性、抗冲击、抗隐裂等特性,运输和应用可靠性更高。尤其柔性电池可实现轻量化,并支持弱光发电,在室内、阴天等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效率。
效率数据:多平台突破行业第一梯队
研发进展方面,公司已实现手套箱(2.52.5cm)、实验线(3030cm)、中试线(120*240cm)三大平台全工艺流程拉齐:
此外,公司实验线产品已于5月通过德国莱茵认证,可靠性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产业化路径:聚焦效率与寿命 实证电站加速落地
目前,公司重点攻克效率提升和寿命改善,已建成百kwh级示范电站,后续将建设多环境工况下的第三方户外实证电站,评估实际应用稳定性,并加速输出符合ISOS与IEC标准的寿命解决方案。产线布局上,公司借鉴显示产业经验构建全自动柔性产线,兼顾工艺灵活性与连续生产能力,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未来规划:研发、量产与生态协同并进
谈及后续规划,公司表示短期内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组件转换效率、稳定性及寿命,推动中试线技术向规模化量产迈进,持续降低成本。同时深化全球合作,构建覆盖材料、装备、产品、应用和标准的钙钛矿产业生态。
| Col1 | 和标准的健康钙钛矿产业生态。 |
|---|---|
| 关于本次活动是否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的说明 | 否 |
| 附件清单 | 无 |
| 日期 | 2025年11月27日 |
本次调研显示,京东方光能凭借跨产业技术协同优势,在钙钛矿领域已构建起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效率与寿命问题的逐步解决,钙钛矿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