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拾遗地
文/十一弟
在股权回购到期前的最后两天,融创给华发递送了一份通知函——
它将行使对深圳融华置地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回购。
不过,融创提出的回购,夹带了一些条件——
“原方案中的回购方式、实施时间、交易价格等核心内容,已不适用于当前情况。”
“诚望就回购方式、回购价格及回购时间等事宜,重新展开讨论。”
融创的孙宏斌,是个厚道的老板。
他用最委婉的口气,给珠海最大的国企开发商发函协商,为自己争取留在牌桌上的机会。
现在的融创,手上的筹码并不多。
若想跟对手谈判,继续合作,得看别人的脸色。
成与不成,那是后话,但摆出诚恳端正的态度,这是最起码的。
深圳融华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对应着一个超级地标项目——
深圳前海冰雪世界。
今年九月份,这个文旅项目刚刚建成开业,拥有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深圳没有雪,但深圳有钱造出雪。
原本,深圳前海冰雪世界由融创与华发合作开发打造——
其中,融创持股51%,华发持股49%。
作为开发主体,融华置地的命名,便是从融创与华发各取一字。
2020年,融华置地以逾127亿的代价,拍下了前海冰雪世界地块。
当时,融创继承了万达的文旅野心,在全国攻城略地,大举扩张。
它接盘了万达旗下多个文旅城项目,动辄就是上百亿投资。
不过,好景不长。
2022年前后,身陷债务泥潭的融创,已无力再往这些文旅项目上投入资金。
前海冰雪世界的开发重担,只能丢给华发了——
华发是个有担当的国企,它一声不吭,硬生生从融创手上接下了融华置地51%的股权。
十一弟查了下,现在,前海冰雪世界是华发名下投资规模最大的地产项目。
它的开发体量,令人咋舌——
项目最初规划建筑面积131万平米,包含了74万平米办公,10万平米冰雪主题商业和酒店,5万平米星光庆典广场,还有30万平米住宅。
这是一个城市超级综合体,总投资逾346亿。
到去年末,已投入将近182亿。
未来三年内,还要继续投入超过86亿资金。
2023年,华发从融创手上收购融华置地51%的股权时,连同股权与债权代价在内,支付了将近36亿对价——
其中,股权代价35.7亿,项目公司欠付融创的股东贷款1200万。
当时,融华置地总资产143亿,负债74亿,净资产69亿。
华发的收购接盘,并没有落井下石、坐地砍价。
专业机构对融华置地作了评估,项目公司的股权价值大约70亿。
融创所持融华置地51%的股权,对应收购价格就是35.7亿,未打折扣。
在双方约定的收购条款上,有三个很重要的细节——
一是35.7亿股权对价,首期款将先行支付21亿现金;
二是剩下的15亿尾款,在股权变更后的三年内,以其他地块中的冰雪项目、商办等未售物业,按照成本价等额冲抵。
三是在今年11月份之前,融创有权选择回购融华置地51%的股权。
十一弟查了下,融华置地在2023年初就完成了股权变更,现在由华发全资持有。
按照双方约定,融创已经拿到了21亿现金的股权对价。
剩下的15亿收购尾款,明年初之前,华发将以其他项目上的未售物业,以成本价冲抵给融创。
这个月,融创刚刚完成了96亿美元规模的境外债重组,成为第一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内房企。
它给债权人提供的债务重组方案,核心选项是全额债转股——
债权人可以在不同节点通过转股实现退出,也可以选择长期持股,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
对融创来说,让已有损失的债权人满意,补偿他们当初在债券投资上的亏损,就是提振股价。
拉动融创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上涨,让这些债转股的投资人,获得更高的收益回报,从而修复自身的融资信用。
那么,在业务上,融创必须转型。
房企的转型,大致上有两条路径——
一是跨界收购,注入新能源、光伏等主营业务,摆脱房地产的标签与身份;
二是轻资产,在物业管理、商业运营、文旅、代建业务上发力。
从融创手上现有的资源来看,在转型的道路上,它还握着两张王牌——
一是在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它早年囤积了大量有价值的土地。
这些项目大部分是收购而来,地价成本低,开发价值很大,这能给它带来现金流与利润。
比如,上海壹号院、北京壹号院、重庆湾项目,已经得到了中信金融资产、长城资产等央企AMC的资金支持。
二是过去几年里,融创攒下了冰雪项目、文旅、代建业务的经验与团队,搞得有声有色。
融创的业务转型,其实相对靠谱,孙宏斌也有底气,再造一个融创。
完成了保交楼与境外债重组,最困难的时候,算是已经过去了。
轻装上阵的融创,必须考虑得更长远一些。
在前海冰雪世界项目上,进行股权回购,或是再等两个月,从华发手上拿到一些其他项目上的冰雪或商办物业,其实不难作出选择。
跟华发一起,在最有活力的城市,共同开发运营一个城市地标级的商业文旅项目,显然更有前景。
不过,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
是否允许融创重新加入进来,主动权在华发手上。
华发需要掂量的是,再让融创进来,它能给项目带来什么?
现在的融创,优势不在资金实力,它的文旅运营能力,可能是华发更看重的。
毕竟,在这个投资巨大的超级地标上,承载了华发在地产开发的核心主业之外,进一步向城市运营转型的野心。
2023年从融创手上把前海冰雪世界全盘接过来,华发已经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实力,独自完成项目的开发建设。
在收购融华置地51%的股权时,项目公司还有一半的土地款尚未支付。
华发又向其提供了将近64亿股东贷款,缴清了剩下的土地款。
直至最近开业运营,前海冰雪世界项目投入的将近182亿资金,都是由全资持股的华发一力承担。
前海冰雪世界的开发进度,也让地方政府感到满意——
三年前,融创把包袱甩给华发时,项目定在今年11月份运营开业。
现在,华发提前两个月兑现了承诺。
融创现在选择行使对融华置地51%的股权回购,它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取得项目公司有关金融机构的书面文件,同意进行股权转让;
或者偿还掉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自己按股权比例向项目公司提供股东借款。
二是足额支付股权回购对价在内的各类款项,其中包括华发这几年在项目上增加投入的开发成本。
显然,目前融创手上并不怎么宽裕。
它是既想拿回股权,又无法干脆利落地立马掏钱回购,只能放低姿态和语气,跟华发商量。
在回购方式、回购价格、回购时间上,融创想推翻之前的协议约定,跟华发重新谈判。
它已经冒出了重回牌桌上的心思,就看华发愿不愿意点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