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郭潇 庞博)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人民检察院精准聚焦辖区内药店执业药师“人证分离”问题,通过“大数据筛查—靶向检察建议—助力监管整改”的闭环工作模式,成功破解部分药店执业药师“持证不在岗”乱象。
“部分零售药店将执业药师证仅用于药店资质备案,执业药师实际并未在岗提供专业服务,这种‘挂证’行为直接导致药店处方药销售审核环节流于形式。”检察官表示,此类问题隐蔽性强,传统排查模式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监管效能始终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该院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调取辖区内药店执业药师基本信息、社保缴纳记录等数据,通过交叉比对、智能分析,一些违规“挂证”线索浮出水面。检察官经过实地走访核实,确认辖区部分药店存在执业药师“挂证”行为,遂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
在查清问题症结、固定相关证据后,该院针对排查发现的共性问题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挂证”的执业药师和存在“挂证”现象的药店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和执业药师执业行为。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监管部门积极响应,迅速开展了覆盖全区涉药经营主体的专项排查行动。经过集中整治,此前存在问题的药店已全部整改完毕,群众用药安全保障网进一步织密。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强对辖区内药店药师配备及执业行为的监管,并做好普法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
上一篇:凝聚协同合力 提升审判质效
下一篇:唐县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