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徐家汇商圈两大“老百货”——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货的“脱胎换骨”方案尘埃落定。记者从上海徐家汇商城集团获悉,原上海六百将彻底告别之前的纯百货零售模式,打造成为集“公寓式酒店+品牌旗舰店”于一体的综合性体——“新六百HUB”。
“新六百HUB”建成后,将与“老邻居”——原太平洋百货(现“新六百YOUNG”项目)以及汇金百货一道,通过空中连廊相连,成为徐家汇商圈的商业新地标。
新六百HUB和新六百YOUNG的区位图。
上海第六百货商店成立于1952年,曾经是上海“号码百货店”之一,它不仅是徐家汇商圈的原住民,也见证了上海商业的蓬勃发展历程。而太平洋百货曾经是流行百货的代名词,凝聚了初代“时髦精”们的成长记忆。
然而,自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起,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货等“老百货”遇到发展瓶颈,不仅线下要面对“一大”(购物中心)“一小”(便利店)的竞争,线上还要遭遇网购平台、直播间的冲击……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货亟需焕新和注入新动能。终于,上海徐家汇商城集团决定“革故鼎新”,于2024年完成了上海六百的拆除,并在太平洋百货闭店谢幕后,随即启动了“新六百YOUNG”项目的城市更新。
上海六百是继续做百货,还是“变脸”得更加彻底?今年9月18日,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调整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公告,透露了它的“底牌”。根据公告,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决定从之前规划的约7.08亿元增加至约16.98亿元,项目性质也从地上局部十层、地下一层、总建面1.92万平方米、18个月建成的“精品购物中心”,改为总建筑面积达到约4.2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十层、地下二层。
上海徐家汇商城集团方面介绍,更新后的“新六百HUB”将导入专业酒店管理公司运营,补足商圈高品质商务住宿短板。同时聚焦知名品牌旗舰店,引入具有传播力的消费场景,形成“居住与消费”的内生循环。
它的“邻居”——“新六百YOUNG”项目则已经于2025年3月正式动工,它定位于“新都市家庭精致生活体验商业”,项目聚焦“生活场景化”布局:地下层强调高频通行与即时消费;低层引入首进旗舰与潮流品牌,营造街式Mall氛围;中层专注亲子、美业、运动等体验业态;高层布局疗愈、餐饮与慢生活场景,构建起从日常便捷消费到深度体验的生活空间。据悉,“新六百YOUNG”力争2026年第一季度试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六百的彻底变脸,是对《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非标商业”导向的精准响应。《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上海在商业建筑总面积控制在1亿平方米以内,完成商业设施城市更新3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方案还提出要“从严控制与规划不符且商业设施严重过剩区域的一般商业项目建设”,以及“用好项目区位的历史文脉等资源,打造体验更加丰富、定位更加精准的非标商业项目”等具体操作指南。
上海徐家汇商城集团表示,上海六百单体体量较小,若维持单一零售业态,难以在未来应对多方面因素的冲击。此次“蝶变焕新”,是通过“居住+消费”的业态复合,构建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商业生态。这种转型打破了“老百货只能改造成新商场” 的路径依赖,开启了空间价值重构的新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六百HUB”与“新六百YOUNG”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特意保留了承载城市集体记忆的“六百”核心名称——这一做法在当下“老百货转型”已成常态的市场环境中,更显难能可贵。
事实上,这种“守正创新”的更新逻辑,与徐家汇源景区的活化路径一脉相承:百代小楼以音乐特展激活历史空间,观象台旧址通过智能导览升级游览体验,均实现了“历史符号传承”与“现代功能赋能”的有机融合。此次两大老百货的升级,正是通过城市更新的系统性赋能,将沉淀的商业文化价值从静态陈列转化为沉浸式动态体验,最终成为徐家汇商圈与上海其他核心商圈差异化竞争中的核心资产。
原标题:《定了!上海六百将蜕变成“新六百HUB”,集公寓式酒店、品牌旗舰店于一身》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卫群
上一篇:丰富文化生活
搭建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