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重庆市2025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隆重举行。两江新区共有27个重大项目开工和竣工投产,总投资达217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9个投资155亿元,竣工项目8个投资62亿元。这些重大项目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十四五”收官。
产业升级添动能
新兴领域项目挑大梁
重大产业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此次开竣工的27个项目中,7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80亿元,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位于保税港区的基于单北斗器件关键基础产品研制及制造能力建设项目,由重庆九洲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近4亿元打造。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购置研发与检测设备200余台套,建设6条电子电路板总成PCBA生产线、6条总装配线及数字化工厂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台北斗系列模组及终端产品的产能,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将壮大两江新区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区域在智能网联、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民生福祉补短板
城市功能再提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此次开竣工项目中,一批聚焦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功能完善项目同步推进,总投资超18亿元,涵盖路网、商业、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
作为国家批准的重大民生项目,礼白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8.2亿元,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通行效率,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位于观音桥组团的渝江盛世国际酒店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集五星级酒店与商业综合体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丰富市民消费场景。
城市生态与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龙盛新城龙兴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将新建截污干管12公里、修复管网13.5公里,城南污水厂服务片区等4个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覆盖41.2平方公里,将有效提升区域排污治污能力;红旗河沟排洪通道改造工程建设雨水管道2.7公里,配套7套智慧排水监测设备,将治理8.7公里存在结构性缺陷的雨水管道,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科技创新强支撑
产学研融合促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此次开竣工的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未来交通、数字智能等前沿领域,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来交通研发中心与产业焕新基地项目,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总投资约5.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将打造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地面积59.3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数字交通、节能环保等多个研发中心,将为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区域产业焕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上一篇:香港新界发生五级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