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园区:绿色创新与产业升级共鸣
创始人
2025-11-28 01:00:37

筑牢发展根基

俯瞰甘河园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地机械轰鸣,项目加速推进,“新兴力量”越聚越多,产业发展正在加速向前奔跑。

年产129万吨复合肥、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3000吨六氟磷酸锂、6000吨高纯硼酸……在甘河园区,产能矩阵规模愈发可观。“十四五”期间,园区充分释放自身在盐湖、铬、氟等领域的化工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在碳纤维、锂等精细化工领域深耕突破,逐步构建起多链协同、循环互促的特色化工产业体系。

——合金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引进落地海源合金5万吨电工圆铝杆、青海力创11万吨铝合金制品、青海湘和10万吨电解锌等项目,实施青海铜业5万吨阴极铜扩能改造,进一步延伸合金材料产业链。

——特色化工产业方面,推动中复神鹰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成投产,引进连云港神鹰复合碳纤维表面增强材料项目,实现碳纤维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发展;引进实施江苏艾特克特殊形貌氢氧化镁及镁铝水滑石、博鸿化工氧化铬绿及金属铬等项目的同时,设立2个盐湖产业中试基地,加速盐湖科研成果转化。

——新能源光伏锂电产业方面,建成亚洲硅业7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四川硅旺10万吨硅粉、天合光能10万吨工业硅、弗迪锂能3000吨六氟磷酸锂及氟化锂等产业项目,与开发区锂电及光伏产业高效配套。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引入青海鑫和静脉产业园、深圳捷晶1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新疆众智次废硅回收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关键项目,构建固废处理、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完整链条。

甘河园区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便获得了更为深厚的滋养。

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围绕大宗工业商品贸易、仓储物流等核心板块,加快推进青海昌通160万吨仓储物流中心项目,降低区域企业物流成本;资产盘活方面,先后引进广东国丰源、四川海德、聚盛合、河北文丰有效盘活园区青海鲁丰、际华江源、金广镍铬、鑫恒铝业资产,进一步释放产能;围绕有色合金、特色化工、锂电光伏等产业绘制13个产业链招商图谱,建强招商项目储备库,为“2+3+N”产业体系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有效对接产业项目59项,引进36项,累计完成投资约70亿元。

向新而行 锻造产业引擎

在甘河园区的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智控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整个生产流程通过智能平台实现可视化监管,有效降低了高危岗位的安全风险。

走进青海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铸造生产线上的堆垛机器人正将一块块铝锭扶正、翻转、堆垛,最终发往全国各地,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甘河工业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园区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发展活力,聚焦科创主体培育,建立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库,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蓄势赋能。

研发投入持续加力,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实施科技研发项目10余项;指导13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项,鼓励16家企业自立研发项目100余项,累计授权专利548项,2024年底,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9%。创新主体加快培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企业4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研发中心14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云天化DCS控制系统集控平台等19项信息化项目,正在推进27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累计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重点企业7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7家。

执绿为笔 绘就发展底色

在草木葳蕤的时节,甘河园区天蓝地绿、生机盎然。这里,绿色不仅装点着城市风貌的“面子”,更夯实着高质量发展的“里子”。

近年来,甘河园区的企业“绿色军团”不断扩大,累计建成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设计产品45个、省级节水型企业18家、节水标杆企业5家、水效领跑者8家,拥有工业废水循环利用、黄河流域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9家,获评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2家、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2家,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曾经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如今成功跻身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行列,在高原大地树立起了绿色园区与绿色发展的标杆。一项项绿色发展的成绩单,其背后,离不开园区在低碳路径上的持续探索与坚定实践。

能源结构优化,奏响绿色发展“进行曲”。甘河园区积极编制《甘河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甘河工业园区碳账本》,搭建绿电态势感知分析、节能低碳智慧等平台,为绿色发展筑牢数据根基。完成18家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8项、分布式光伏项目4项,建成光伏电—热—氢联供示范工程,推进50MW/200MWh储能项目,形成了光伏发电、储能、电解制氢、加氢综合绿色循环系统。截至目前,园区13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基准水平率100%、标杆率7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9.58%,双扣减后下降25%。

循环经济优化,打造资源利用“新模式”。甘河园区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推进实施34项循环化改造项目,实现了企业间耦合发展、产业链间相互平衡的闭路循环模式。截至2024年底,园区循环经济工业产值比重达91%,铝水就地转化率超90%,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7%,较全国高4个百分点。

如今,甘河园区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截至目前,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4.8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9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绿化率从1.5%提升至5.2%,甘河河水质持续改善,教场河水质稳定达标,绿色发展环境向好。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扬帆再起航。站在“十五五”新起点上,甘河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持续按照省市要求,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大力发展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和特色化工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资源循环及现代服务业,谋划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高原工业高质量发展中谱写新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603363 证券简称:傲农生物(维权) 公告编号:2025-104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姜蒙 徐敏) 按照兵团党委统一部署,连日来,学习贯彻党的...
原木期货上市一年 渐成木材国际... ◎记者 严晓菲 去年11月上市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原木期货、期权已满周岁。值此时点,各方热议原木期货给中...
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 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基金管理人”)旗下西部利得深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广东“南粤家政”累计开展培训2...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赵思远)近日,广东省第四届“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