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新京报讯(记者 裴剑飞)11月27日,长达1760米108新线高速河东村隧道出京方向正式贯通,它也是108新线高速首条实现贯通的隧道,这条隧道所在的位置正是房山溶洞群,项目团队通过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确保了施工安全。
11月27日,108新线高速河东村隧道出京方向正式贯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河东村隧道位于房山区河北镇西侧的半山腰上,是108新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由东向西穿越三福村、河东村和檀木港村。
在山谷间,一座座桥墩已经立起,未来这里将建成东庄子大桥。108新线高速将与建设中的国道108三期工程在此处交会。两条道路将由匝道桥相连,通车后市民驾车经过此处,向北可以前往潭柘寺和门头沟城区,向东南可以前往青龙湖和良乡城区,向西可以前往霞云岭乡方向。
在北京“23·7”暴雨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交通专项规划,提出西部山区“三横三纵”生命线主通道规划,108新线高速公路作为“三横三纵”生命安全干线通道中的一条横向干线通道,在“十五五”期间建成后,将有效提高西部山区的抗灾能力与路网韧性,对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提升首都地区防汛抗洪能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8新线高速公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中北部,与G108共走廊,路线呈东西走向,起点位于青龙湖镇接京昆高速,终点至市界,全长约59.79千米。全线共41座桥,20处隧道,9处互通立交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坨里大石河特大桥、磁家务南中桥、磁家务北大桥、石花洞大桥等已陆续进入上部结构施工,东庄子大桥已进入刚构段合龙段施工。
108新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处工程管理部部长方睿告诉记者,此次贯通的是河东村隧道右幅,该隧道是108新线高速公路第五标段的控制性工程,全长1760米,穿越三福村、河东村、檀木港村。V级围岩占比达41%,稳定性差。隧道出口距离陡崖还有约50米的高差,且存在较多危岩体,施工难度大。为此,施工单位将制定“晴好天气抓开挖、恶劣天气做支护”的弹性施工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工期损失。
房山地区有复杂的溶洞群,这里是我国岩溶洞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复杂的岩溶地质为施工带来了挑战。
中建五局108新线高速公路工程5标项目负责人贺添藩告诉记者,针对复杂岩溶地质,项目团队通过地质雷达、超前钻孔等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探明前方地质情况。河东村隧道的成功贯通,也为108新线高速沿线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快速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河东村隧道将继续完成进京方向隧道的掘进工作,同时进行路面和电缆槽等附属工程施工,确保工程如期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