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股市的表现长期逊色于美股,尽管在2000年代时,欧洲股市曾跑赢美股,但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挑战持续拖累着这一市场的表现。今年年初,欧洲股市迎来一轮强劲上涨,相关数据显示,其今年一季度是2015年以来相对美股表现最强劲的季度,这也提振了市场对欧洲股市有望快速好转的预期。欧元区经济活动也展现出韧性,10月综合PMI数据创下两年半来新高。但这轮强劲行情终究是昙花一现。欧洲股市长期走弱导致其估值也相对落后,如下图所示,欧洲各行业的估值均低于美国同类行业。欧洲股市若要实现持续跑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推行改革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挑战,营造更利于企业经营的环境,并深化资本市场发展。
贝莱德智库认为
我们对欧洲股票持中性观点,但其中也存在许多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欧洲市场无需在所有领域取得全胜才能实现转折,关键是要有持续推进改革的决心,而非仅限于危机时刻。
出台更利于企业经营的政策有望提升欧洲企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市场分化导致欧洲企业的跨境扩张能力受到限制,欧盟委员会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贸易摩擦导致欧洲的潜在GDP缩水约10%。同时,欧洲市场的监管干预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消除内部壁垒并放宽监管将有望提升欧洲股市的投资回报。虽然这些改革需要时间,但目前已取得进展,欧洲政策创新委员会(EPIC)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在2024年报告中建议的改革措施已有11%全面落实。另一个可能提振股市的因素是更灵活的财政框架。欧洲2024年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如财政调整计划与结构性改革相关,各国政府可延长相关计划,因此财政政策可发挥刺激经济的作用,而非成为制约因素。部分还有举债空间的国家也在加速行动,例如德国今年早些时候就推出了5000亿欧元的基建基金。
我们认为欧洲还必须深化资本市场发展,以降低融资成本。欧洲建立“储蓄与投资联盟”的计划也有望取得进展,该联盟旨在提升欧洲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并引导更多的欧洲家庭储蓄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据统计,欧洲家庭金融资产中约三分之一是现金和存款,该比例是美国的两倍。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将储户转变为投资者,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这有望形成良性循环,即财富增长有望刺激消费扩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更强劲的经济增长则有助于缩小欧洲股市与美股的估值差距。
我们聚焦于精选欧洲股市的投资机会。今年我们对金融、公用事业和工业板块的偏好已取得了成果,这些板块正是欧洲今年表现最好的行业。而由于医疗健康的估值更具吸引力,且受益于强劲现金流与AI应用,我们将对工业板块的配置转向该板块。长期来看,我们仍认为北约加码军费开支的承诺利好国防和工业板块。在AI领域,虽然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领先,但欧洲有望在应用层面占优,从而推动制造业等在欧洲经济中占比较高的行业实现效率提升。
CBOH1125A/S-502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