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傍晚五点三刻,结束一天工作的王先生驾车回到金山石化街道合浦居民区。与以往不同,他不再无奈地汇入小区门口盘旋的“抢车位”车流,而是从容地驶入不远处的碳谷绿湾产业园——在那里,一个专属的“潮汐车位”正等待着他。
王先生的这份从容,源于该居民区今年11月启动的一项新举措。其所辖的石化十一村、十五村均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随着私家车数量增长,“一位难求”曾是引发邻里矛盾的常态。为此,居民区党组织联合街道城运中心、卫零街区党支部与邻近产业园多次协商,最终制定了“潮汐停车”方案:每日17:15至次日早晨8:15,园区向居民优惠开放180个临时车位。这一举措盘活了闲置资源,有效纾解了夜间停车压力。“现在下班心里踏实多了,不用再为抢车位焦虑。”王先生满意地说。
停车难题迎刃而解,而曾经同样困扰居民的“空调滴水”问题,也在初夏时节通过“小事快办”机制得到了根治。由于楼间距近、空调外机老化,持续的滴水声曾是低层住户夏夜的噩梦。“夜里嘀嗒声像打节奏,根本睡不着,多次沟通也没结果,心里憋着火。”十五村的周阿姨回忆道。
面对这一“顽疾”,居民区党组织迅速启动“小事快办”机制,由业委会划拨资金,物业聘请专业施工队,为近20户家庭的空调统一加装导流管,并将排水引入指定管道。从排查到施工完成仅用时两周,此类投诉的平均处置时间也从过去的两周以上大幅缩短至一天。“以前觉得是自家小事,没太上心。现在业委会出面快速解决,邻里关系也缓和了。”十一村居民张先生坦言。据悉,该措施落地后,小区相关投诉量同比下降超过90%。
在快速响应之外,合浦居民区更着眼于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在十一村1号门旁,一块物业治理宣传栏格外醒目,上面不仅展示了空调滴水改造等案例,还公示维修基金等使用情况,未来还将展示“最美物业人”等评选结果。“这宣传栏既是为物业‘戴红花’,也是给他们‘加压力’。”合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凯介绍,此举有效激发了居民的监督热情,物业报修的处理效率也随之明显提高。
从“潮汐停车”到“滴水治理”,合浦居民区用扎实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正如杨凯所言:“老旧小区的难题不少,但只要瞄准群众‘身边事’,精准发力,就能积小胜为大胜,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原标题:《滴水声不再扰眠、停车位不再难寻,“小事快办”巧解民生难题》
栏目主编:唐玮婕
来源:作者:文汇报 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