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此次研讨会由西安市人民检察院、陕西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18个省市的80余名检察官、法官、律师及高校师生参与本次征文研讨。
会议内容
会上,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康天军,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李文凯出席会议并致辞,为此次研讨会拉开了序幕并阐明会议的重要意义。
陕西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韩红俊宣布征文获奖名单,并为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
在专题研讨环节,8位发言人围绕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证据审查、监督路径、协同治理等核心议题,从理论建构、实务操作、制度完善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
西安市人民法院原民二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刘国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陕西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董少谋教授分别针对主题发言进行精准点评,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了专业意见。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杜豫苏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效,表示本次征文活动范围广泛,视角多元,并从司法机关协同治理机制、虚假诉讼认定标准及程序衔接等治理实务中的难点堵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杜检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一是在“深化理论研究”上持续发力。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深化检校合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同频共振。
二是在“破解机制协同难题”上精准发力。加强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调研,重点攻克虚假诉讼治理难点问题,形成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
三是在“提升整体履职实效”上共同发力。深化内部一体化履职,构建“四大检察”协同保护格局,实现“一案多查、多维监督”。
本次研讨会分析了目前虚假诉讼治理的实务难题,探讨提出了宝贵的治理思路和方法,为推动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探索了新的方向与实践路径,为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作者| 温媛媛 张文文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