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晓妍
11月27日,一账号发文称:濮阳一小学连续两天要求家长看直播并打卡,直播内容围绕食品安全和流感预防。但家长截图显示,两场直播竟存在售卖自称9元、19元的“公益福利课”,观看人数上千。
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校方发布的通知中,两次直播主题分别为“关注学生健康,促进家校共育”“冬季预防流感病房,食品卫生安全”等,日期为11月24日、25日。
截图显示,直播过程中会介绍“超强记忆力训练课”“图像记忆法”,窗口会弹出报名链接“班主任推荐的课程”“9元福利”,并提示确认支付成功后报名成功,有家长发消息“已报名”。
宣传主题和直播内容差别为何如此大?校方为何让家长观看卖课直播?
27日午时,顶端新闻记者就上述信息向濮阳市澶水小学求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校方前期对接过程中存在研判失误,误以为直播是‘上级文件’在班级群进行转发。发现异常后,学校已整理材料,今天向警方报了案,正在等待调查进展。”
同时该工作人员回应:“得知情况后,学校第一时间排查,目前初步统计没有家长进行付费买课,没有出现经济损失。”
随后,顶端新闻记者联系到该校所属的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上午已和市委网信办结合研判,目前正在积极处理。
“据初步了解,11月24日,有两个自称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食品监督局’的刘姓、杨姓工作人员,前后添加了该小学工作人员微信,称有预防流感和食品安全的公益直播,校方没有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便转发至班级群,校方确实存在严重失误。”该工作人员说,“上午了解到澶水小学已经报警,警方已经介入,区教育办会积极督促、协调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