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趴粮”到“玉米楼”——内蒙古兴安盟科学储粮减损增收
创始人
2025-11-27 17:01:34

来源:农民日报

初冬,内蒙古兴安盟的大地已被白雪覆盖,在广袤农村,家家户户院落里立起的“玉米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在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的集中储粮点,百余座“玉米楼”整齐列阵,蔚为壮观。农民徐福正踮脚透过铁丝网仔细查看自家的玉米。“往年秋收后,心总是悬着,怕雪怕潮。今年好了,玉米刚收完就‘住’进了这‘楼’里,通风好、不返潮!”老人掰着手指算起了明白账,“30亩地,少损耗1500斤粮,卖的时候每斤还能多赚两三分钱,科学储粮真是帮了大忙!”徐福眼里的欣慰,是增收致富最朴实的注脚。

“以前玉米收完就往地上一堆,下雪后容易发霉,损耗不小。”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东方红村村民周永波说,“现在免费发放‘粮囤子’,通风好、干得快,质量上去了,每斤能多卖5分钱。”他家70亩玉米地,仅此一项就能增收5000多元。

实际上,科学储粮相当于把玉米装进了农民自家的“保险柜”,让农民掌握了卖粮主动权。“再也不用担心粮贩子压价了。”兴牧嘎查太平村村民陈树兰说,“粮食存进去不怕坏、不愁卖,价格还有保障。”

据兴牧嘎查党支部书记单继奎介绍,当前已有多半农户主动参与科学储粮,目前全村储粮4000多吨,“把粮食存储起来,什么时候价高什么时候卖。”单继奎认为,科学储粮模式让农民摆脱了储存和销售的双重压力。

这些“玉米楼”是兴安盟推广科学储粮的“神器”,它们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传统的“地趴粮”储存方式,守护着农户的“粮袋子”。

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永兴村,申丰农牧合作社引进的立体风干仓成效显著。十几米高的圆筒形立体风干仓乘风转动,像为玉米量身打造的“自动烘干间”,利用高度差形成的自然风压,5到7天就能将玉米水分控制在安全标准以内。

申丰农牧合作社负责人申国富介绍,风干仓具有节约能源、占地面积小、风干粮食品质好、破损率低等优点,一个风干仓可储存100吨粮食,一周时间即可将玉米含水量降至15%。“去年我们两个风干仓轮流使用20多次,增值约20万元,今年我们又新购置了两个,基本能满足周边村民的储粮需求。”

这样的立体风干仓在扎赉特旗正不断涌现。扎赉特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立军介绍,今年扎赉特旗已投入1470万元购置2.2万套储粮装具,还投入了650万元建设立体风干仓,目前已陆续投入使用。

兴安盟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预计今年全盟玉米总产量将达120亿斤。近年来,兴安盟创新总结出立体储粮、集中储粮、粮食代存、籽粒直收四大科学储粮模式,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今年超过90%的玉米将实现科学存储,可实现节粮5.4亿斤,价值约4.3亿元。

“兴安盟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将科学储粮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抓手。要通过推广科学储粮,建立全链条减损机制,彻底解决‘地趴粮’问题。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储粮技术革新,以资源统筹、技术指导、政策引导、宣传教育为手段,为兴安盟粮食安全防线筑牢坚实壁垒。”兴安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扬告诉记者。

从流动收购队奔波的身影,到“玉米楼”网格间映出的金黄,再到籽粒直收传送带的轰鸣,兴安盟用科学储粮守住了秋收成果,让节粮减损落地生根。这片黑土地上,每一座“玉米楼”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石,每一份增收的喜悦,都在书写着兴安盟守护“大国粮仓”的担当。(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晓刚 李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国50+时髦姐姐们最爱穿的,... 晚上好啊。以往我们写穿搭榜样,大多数时候都是去找一些衣品好的职业穿搭博主。今天来期不一样的,我们从各...
最新或2023(历届)养老金调... 自2005开始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进行了11次连续调整而且笫12次连续调整方案正在拟定中∩是十来...
最新或2023(历届)男性延迟...  男性、女性延迟退休龄最新消息,男、女最新延迟退休龄时间表对照表  延迟退休龄最新消息,12月9日社...
最新或2023(历届)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时完成车改 〗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
最新或2023(历届)部队士官...   最近很多战友都在问士官改革的问题。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退役军人职业指导中心整理出的士官改革政策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