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大市,无锡始终锚定“扛好挑大梁责任”的目标,将文化建设深深镌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中。
11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围绕“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宜兴市、梁溪区等主发布单位相继登台,以鲜活实践勾勒出无锡统筹物质增长与精神提升、推动文化“软实力”向经济“硬实力”跨越的生动图景。从城乡精神文明的共绘,到文化事业产业的共兴,再到文化资源的共活,无锡正以文化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晕染出浓郁人文色彩。
精神文明建设
城乡共绘文明图景
深耕老城厢文化肌理的梁溪区,在发布环节勾勒出文化传承与文明创建同频共振的生动路径——
作为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主阵地,其保留的水上主舞台持续释放春晚长尾效应,联合无锡民族乐团、交响乐团等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目,让运河水岸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韵味;
以“老城厢焕新”为核心抓手,将惠山映月里、清名桥等历史文化街区化作“运河文化文明实践带”的载体,今年全线贯通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更激活了城市中心滨水空间,展现出“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独特魅力,运河文化节的桨声灯影、非遗市集的匠心巧思,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传统文化温度;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的红马甲、文明劝导的暖心语常态化穿梭街巷,让历史文脉的厚重与市民精神风貌的昂扬相互滋养、双向奔赴。
乡村的文明画卷同样意蕴悠长。
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循着锡剧发源地与唐氏故里的文脉印记,以“文农为根,商旅润色”的巧思,筑起农耕研学基地的田埂课堂、锡剧传习所的丝竹雅韵,更借“无人农场”的科技之力,让村民在增收致富的喜悦中,收获精神文化的丰盈。
惠山区阳山镇则以桃为媒,将“江南桃花源 和美新阳山”的品牌名片擦得更亮,阳山半程马拉松的活力奔跑、四季村晚的乡土欢歌,让体育激情与乡村风情交融,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乡村发展的精神脊梁。
公共文化服务,则让文明的温度浸润城乡——
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超千个,织就覆盖城乡的文明服务网;图书馆的墨香、文化馆的雅韵、博物馆的厚重,以免费开放的姿态年均服务百万市民;70所中小学校的非遗课堂上,超13万人次学生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一幅“城市有温度,乡村有韵味,全民共参与”的文明图景徐徐展开。
产业融合发展
多部门联动激活新动能
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无锡“文化+科技+产业”的特色名片格外醒目:惠山映月里的文艺气息、锡西文创园的创新活力、无锡图书中心的文化便民,三项实践入选《第三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4个项目跻身2025年长三角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名单……在发布中,市文旅局亮出“文化+”融合发展的亮眼成绩单,每一个案例、每一个项目都是无锡文化产业硬核实力的生动展现。
坐拥紫砂、茶文化等宝贵资源的宜兴市,在发布中深度拆解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升级密码:卓瓴数字孪生云平台的落地,让数字技术与紫砂的温润、茶香的醇厚深度相拥;依托“百匠千品”工程,紫砂技艺跳出传统框架实现创新转化,“数字身份证” 为每一把紫砂壶镌刻独特印记,元宇宙虚拟展厅更让传统工艺穿越时空,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
以赛事为笔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的体育局,在发布中细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硕果:无锡马拉松、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国铁人三项联赛、无锡宜兴阳羡100越野挑战赛等品牌赛事充分发挥展示城市形象、促进大众消费、带动健身热情的综合效能;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今年列入统计监测的重点赛事累计参与人数达11.9万人次,带动客流137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0亿元;推出樱花小笼包、水蜜桃文创等一批别具特色的周边产品,让体育和文化碰撞出更多可能,持续为城市添彩赋能。
锡西文创园作为产业集聚的典范,以 “文化+科技+产业” 的巧思搭建数字视听生态链,《唐探1900》《南京照相馆》等现象级作品从这里走向大众;“今夜梁宵”江南古运河行浸式夜游依托运河文化底蕴,通过全息水幕、AR互动等前沿技术,构筑全新的体验场景;鼋头渚樱花节更借科技之力绽放新彩,XR3D沉浸式直播的烂漫、空中赏樱专线的浪漫,收获近3亿次全网关注,让“文旅+科技”的创新魅力惊艳全国。
资源挖掘转化
人文经济有生动实践
聚焦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来看,在发布中,商务局铺展了文化消费“业态升级、模式迭代、场景创新”的实践蓝图:推动商业空间与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全面起势,《繁荣夜间经济十项措施》带动夜间经济扩容升级,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湖滨商业街、梅里古镇、海澜飞马水城等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商圈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独特的场景式消费体验;构建餐饮促消费、老字号推广活动矩阵,无锡餐饮文化和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有力提升;抢抓“苏超”赛事流量推出“票根+”活动,“一票欢购”促消费平台则实现了“观赛—优惠—消费”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增至71家,令入境游客在无锡的总花费实现快速增长。
文旅局与各部门携手深耕非遗活化,让古老技艺焕发当代生机:惠山泥人厂以3D打印技术为阿福阿喜注入新活力,盲盒里的阿福阿喜憨态可掬,月销最高达1万盒;二胡产业园编织起“体验—生产—展销”的完整产业链,每一把二胡都承载着匠心,年产量达4万把,让传统乐器成为流行消费符号。文旅局推动的“太湖船菜数字化保护工程”更显用心,精心构建的“太湖船菜基因库”,以科技之力守护这份舌尖上的文化记忆,让千年味道得以传承。
梁溪区则依托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流量效应与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的空间优势,将水上运动、滨水观光与水岸商业深度融合,沿线布局水上餐厅、亲水驿站等载体并融入茶肆、书吧等江南市井业态,更通过大运河桨板赛、全龄友好徒步等活动再现锡城“因河设市、枕河而居”的传统水乡格局,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今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达74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成为人文经济落地的鲜活范例。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节点,无锡各主发布单位以协同之力,让文化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未来,无锡将继续深化“文化+科技”双轮驱动,让经济因文化而更有底蕴,让文化因经济而更有活力,让文化“软实力”持续转化为发展“硬实力”,在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的征程中,书写更多人文与发展交融的精彩篇章。
上一篇:ETF主力榜 | 5年地方债ETF(511060)主力资金净流入1.05亿元,居全市场第一梯队-20251127
下一篇:ETF主力榜 | 科创债ETF华安(159115)主力资金净流入11.10亿元,居全市场第一梯队-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