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
创始人
2025-11-27 14:47:05

  本报讯(记者孟紫薇)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科技综合实力全国领先。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上了解到的。

  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杨建海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4万亩,打造6500亩“两高一智”示范区。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较快增长,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93%和89%;北京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三。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突破。北京市先后在农业科技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研发服务。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平谷区为核心、7个辐射区功能错位、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是北京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提升的五年。全市拥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743个、市级休闲农业星级园区318家;近300名“头雁”经过培育,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航者和生力军。村咖、烘焙、非遗工坊、特色市集、文化演艺、农创活动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目前,全市国家级和市级美丽休闲乡村达116个、村咖数量超过260家、乡村民宿达到3932家,京郊已经成为首都市民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第二生活空间”和“第二文化空间”。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忠阳介绍,累计实施的106个乡村振兴产业综合发展项目,预计建成后可直接带动项目主体增加营业收入8.5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4.5亿元,带动村集体收入1.34亿元,成为拉动京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24年国家例行监测合格率99.1%,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1.1个百分点。“北京市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截至目前,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121家、获证产品43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总产量达45.18万吨,年底前可达46万吨,实现较“十三五”末翻一番的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就宏福苑维修或涉贪污展开调... (来源:今晚报)转自:今晚报 #香港起火大楼内发现生还者...
保利发展:“22保利11”公司... 观点网讯:11月27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22保利11”公司债券回售实施结...
威唐工业:公司主营业务仍主要集... 投资者提问:您好,请问公司液冷接头UQD技术突破,已应用于数据中心,还可以应用到哪个领域?这项业务年...
「微光力量」让科技更有温度!用...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科技助残已从以往主要依靠人文关怀与社会...
投资者提问:全球AI芯片算力爆... 投资者提问:全球AI芯片算力爆发带动AI数据中心电力缺口激增,SOFC因高效稳定成为核心供电方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