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贸促会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日前在成都成功举办。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11月27日,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澎湃新闻记者 杨文钦 图杨帆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欧洽会由欧盟委员会于2002年发起,已在华举办18届。欧洽会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欧盟商会共同主办,虽然中欧关系历经风风雨雨,但欧洽会这座中欧工商界交流合作的金桥从没有阻断,已成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覆盖最广的中欧投资贸易与技术合作盛会之一,累计吸引上万家中欧企业参与,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超过3300项。
杨帆介绍,本届欧洽会继续维持了高人气,来自20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驻华使节及企业代表专程赴蓉参会。会议更加聚焦前沿领域,设置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数字文创、农业食品、智能机器人五大平行产业对接会。来自16个国家的204家企业开展257场一对一洽谈,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166项,成果超出预期。“这充分证明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显示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欧工商界支持开放合作、反对脱钩断链的坚定决心。”
除欧洽会外,中国贸促会近期还在成都同西班牙相关机构共同举办了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将其作为访华期间首场商务活动,亲自出席并致辞。
杨帆指出,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工商界需要更多欧洽会这样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更需要中欧双方坚持对话合作,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摩擦,为双方工商界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中国工商界始终欢迎欧方企业投资中国、扎根中国,也愿与欧方企业一道,把握中国实施“十五五”规划带来的重要机遇,共谋发展,赢在中国。
在11月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关于第十八届欧洽会的提问时表示,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经贸合作是双方关系的“压舱石”。中欧建交50年来,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至7800多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增长至2700多亿美元。目前25个欧盟成员国享受中方免签政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12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优势互补成就了互利共赢,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愿继续同欧方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也希望欧方能够坚定恪守开放承诺,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毛宁说。
澎湃新闻记者 杨文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