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创始人
2025-11-27 14:06:53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编者按:福州的发展活力,藏在每一个县(市)区的奋斗故事里。掌上福州客户端《县在发生》专栏已全新启航,这里有你熟悉的家乡,也有你没想到的“新玩法”。我们将带大家“云打卡”县域经济第一线,揭秘基层治理新智慧,见证城乡融合新变化。

  产量翻倍,价格却惨遭腰斩?!

  福州闽清千年橄榄迎丰收农民反而愁坏了?

  别急,剧情已反转!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资料图)叶君浩 摄

  “当时心里没底,低价卖了不少。”回想起之前1.7元/500克的收购价,闽清县梅埔村的榄农黄义辉仍心有余悸。今年橄榄丰产,价格却跌至冰点,“丰产不增收”的愁云笼罩着这个千年橄榄之乡。然而,一场由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参与的“突围战”悄然打响,短短一个月,地头价强势反弹至4.5元。

  一颗小青果如何破局?

  今天,来看闽清这场“逆袭”是如何实现的?

  橄榄是闽清“三宝”之一,闽清梅溪镇梅埔村的白河江橄榄基地是闽清县最大的橄榄种植基地,种植橄榄已有千年历史。小雪节气前,闽清县梅溪镇白河江自然村,万亩橄榄园里青果满满地压在枝头。然而,丰收的橄榄并没有给榄农们带来欢乐,倒是让他们心里笼罩上一层愁云。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闽清橄榄缀枝头。

  原来,今年是橄榄丰产年,白河江橄榄基地今年的产量大概为去年的2倍,但收购价格却持续低迷,始终在一块七、一块八徘徊,虽然丰产却买不上价。如何突破“低价封锁线”,破局丰产不增收的窘境?记者来到白河江橄榄基地进行采访。

  “丰收的烦恼”

  产量翻倍,价格反跌?

  在梅溪镇政府,记者见到了梅溪镇橄榄协会会长张孟涵,他们家种了八百多棵橄榄。

  “最近十年橄榄的价格非常好,种橄榄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张孟涵介绍,橄榄价格一直有起伏,年份好的时候,他家一年收入200多万元,普通的年份在大几十万元到100万元,这几年的价格一直有走低的趋势。今年的收购价简直是掉到了谷底,才1.7元。他翻出手机里《红楼梦》的片段说,曹雪芹在书中多次提及橄榄,证明清代就已作为高档果品远销江南。而今,这颗千年青果却面临严峻挑战。

  “种植面积扩大太快,主要销路又集中在潮汕。”张孟涵分析,近几年广东本地橄榄种植也在扩张,市场饱和导致价格持续走低。梅埔村书记黄荣补充道,鲜食橄榄受众日益萎缩,“年轻群体排斥苦涩味,北方市场更难接受”。

  据梅溪镇党委书记陈沁介绍,闽清全县种植6万亩橄榄,有4.5万亩集中在梅溪镇沿江地带,其中白河江5000亩黄金产区品质最优。面对今年产量激增而价格低迷的现状,如何突破“低价封锁线”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闽清县梅埔村村民在清洗挑拣橄榄(资料图)。记者 林双伟 摄

  “三路突围”

青果变“金果”

  为了打好这场橄榄“低价突围战”,梅溪镇政府通过“三招”突围。嫌生橄榄又苦又涩不好吃?那就按照消费喜欢的口味来做橄榄蜜饯!一方面,开发出酸甜香辣咸各种口味的橄榄蜜饯,让苦涩的橄榄符合南北各种口味的人群;另一方面,提取橄榄精华,制作成橄榄汁、橄榄露、复合型橄榄饮料,让橄榄饮料适应更广阔的市场。

  为提高橄榄附加值,梅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孟兴专门成立了研发公司,经过100多个日夜奋战,今年8月27日,第一批10万罐“梅邑福榄”橄榄露饮料研发成功。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梅溪镇镇办企业负责人张孟兴(中)与镇政府干部在白河江橄榄基地向榄农了解橄榄收成。张文 摄

  “‘梅邑福榄’就是我们开发的拳头产品,通过提升纯度,降低苦涩感,让消费者最大程度体验到橄榄清香与回甘。另外,橄榄浑身都是宝,不能浪费,我们还开发了橄榄茶、橄榄饼、橄榄碳、橄榄仁、橄榄原浆等系列产品。”张孟兴掰着手指算着合作订单,漳州一家公司打算对橄榄精包装,订货2000吨橄榄,上海“果部奇然”饮料公司订货3000吨,这样,5000吨的橄榄就有销路了。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这是全控高速AI青橄榄分选机器,可代替人工挑选橄榄,提高出货品质和速度。

  橄榄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的药用价值,中药材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如果这一条路打通了,一些风吹雨打自然脱落或是皮相不好的橄榄就变废为宝、附加值倍增了。

  为此,张孟兴团队经过一番紧张艰苦的“攻坚式”商业谈判,与孟超肝胆医院、延年药业、福建明医堂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神威药业等签订购销合同5000吨,其中走向全国最大中药材批发市场的合同就订购了3000吨。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签约仪式现场。

  “我们全县的橄榄总量大约为6万亩5万吨,我们梅溪镇办企业签订的这些合同都‘吃’掉1万吨了。”张孟兴告诉记者,合同收购一旦大量启动,地头收购商就是想压价也压不住,因为签定的保底收购价就不低于5元,从根本上遏制了橄榄压价的空间。

  橄榄虽好,营销也很关键。为了让闽清橄榄“叫好又叫座”,梅溪镇采取“直播带货+网络销售+现场推广”的办法,线上线下一起突破,借助闽清最近爆红的“村唱大舞台”,让闽清橄榄场场亮相、现场推广,品牌知名度迅速打响。此外,村里的年轻人也开起了直播间,让闽清橄榄从云端市场走向全国消费者。

县在发生|从1.7→4.5!闽清“绿宝贝”打赢了一场“价格逆袭战”

  直播带货。张文 摄

  “逆袭”的背后

“现代化农业”的启示

  “现在地头收购商心虚了,不敢再大幅压价。”梅埔村榄农黄义辉终于松了口气。他算过一笔账:请采榄工每天600元,最多采200公斤,按1.7元单价,扣除工钱所剩无几。“当时心里没底,低价卖了不少。”如今镇办企业启动合同收购,不满意地头价的榄农有了新选择,收购价已回升至4.5元。

  短短一个月,橄榄价格完成从1.7元到4.5元的“逆袭”。这轮过山车式的价格变化,让榄农们深刻认识到:以往的散户扩种、各自为战、囤货居奇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只有紧盯消费需求,推进产业化、数字化、多元化发展,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

  “价格回升让榄农们吃下定心丸,更坚定了我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决心。”陈沁表示,按照闽清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梅溪镇正积极筹办“中国福州闽清橄榄节”,同时建设集生产、展示、加工、冷链、销售于一体的“中国闽清橄榄交易中心”,将闽清橄榄打造成为“两区开发、两翼齐飞”的地域名片。

  从1.7元到4.5元,闽清橄榄的“逆袭”远不止是价格的回升。它更是一个关于破局与新生的故事,一个山区特色农业从“丰产不增收”的困境中,通过深加工提升价值、拓销路打开市场、强品牌塑造形象,最终实现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生动样本。这场胜利证明,只要思路一转,升级产业链,千年青果也能闯出广阔新天地。

  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张文

  编辑 刘晓芳

  策划 吴文霖 陈玲云

  掌上福州客户端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雷股份涨1.46%,成交额2... 11月27日,金雷股份涨1.46%,成交额2.56亿元,换手率3.96%,总市值84.55亿元。异动...
光洋股份跌0.82%,成交额9... 11月27日,光洋股份跌0.82%,成交额9272.45万元,换手率1.49%,总市值67.62亿元...
科学衔接在于发展赋予儿童生命力... 幼小衔接话题,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在实践层面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衔接”原...
光启技术涨0.74%,成交额1... 11月27日,光启技术涨0.74%,成交额12.46亿元,换手率1.27%,总市值968.27亿元。...
幼小衔接不是提前为小学做事 幼... 编者按: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作为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