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晚报)
凌晨2点,邯山区浴新南街道邯峰社区1号楼破裂的管道终于修好。确认居民用水恢复正常后,“红娟e站”负责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娟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这样的深夜救援,在“红娟e站”成立以来已是常态。
2022年6月,为破解红色物业8小时外服务短板,回应居民突发需求,邯峰社区牵头成立“红娟e站”。服务人员由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红白理事会、心理咨询师、调解员、物业救援队、党员突击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和38名骨干人员组成,通过“线上+线下”,及时了解居民群众所需所求,做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垃圾杂物第一时间清理、家庭变故第一时间上门、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
“张书记,您快来看看吧,家里的管道突然开始漏水,不仅我家橱柜被泡坏,还漏到楼下邻居家了。”11月9日上午,“红娟e站”接到了居民的求助,因公共管道漏水导致居民老栗(化名)家橱柜损坏,还波及楼下邻居。他与物业在商讨赔偿问题时僵持不下。
“红娟e站”的维修队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排查漏水点确认原因后,马上联系物业同居民一起召开“红娟e站”座谈会,通过明确权责并核算费用,仅1小时就促成物业赔付2000元,居民和物业也达成了一致。“多亏‘红娟e站’,不仅修好了漏水管道,还帮我们拿到了赔偿。”老栗回忆起事情的经过赞不绝口。
从解决民生小事到化解复杂矛盾,“红娟e站”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南湖中学的课间广播曾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尤其是老年居民和婴幼儿家庭。居民与学校沟通无果后矛盾激化,张红娟多次协调无果,最终联动上级执法部门与校领导对接。在她的搭桥牵线下,双方达成整改协议,既保障教学需求又减轻噪音影响。
群众的一句无心之言,也被张红娟记在心上。得知老年人下楼买菜后无处歇脚,她与物业协商在每栋楼前修建休闲厅并配备座椅。“社区就是大家庭,我既是管家也是服务员。”张红娟的手机号和微信号是社区8000余名居民的“应急热线”。
成立三年多来,“红娟e站”不断整合资源,拓展服务领域。针对辖区老人多的特点,社区集结退休党员、厨师等志愿者,成立了“助老食堂”,让独居老人吃得暖心。截至目前,“红娟e站”已解决噪音扰民、私搭乱建、邻里矛盾等民生问题500余件。
如今的邯峰社区,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已成为居民的共同感受。凭借扎实的服务成效,邯峰社区先后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全国红十字会示范社区”“河北省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红娟e站”这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明星”,正以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持久暖流。
本报记者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