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成立以来持续净亏损,尚未从商业产品销售中产生收益
创始人
2025-11-26 08:16:14

  11月24日,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明宇制药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及中信证券。

  据招股书披露,明宇制药是一家在2018年成立的接近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创新企业,由前恒瑞高管曹国庆创立,基于专有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及一款新型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bsAb)搭建的稳健的临床阶段肿瘤产品组合,及(ii)向商业化推进的已处于临床后期的自身的免疫资产。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管线有13款候选产品,其中10款处于临床阶段,聚焦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公司的核心产品MHB036C是一种目标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实体瘤治疗市场的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ADC,具备同类最佳潜力。其目前正联合公司的关键产品MHB039A用于一线及以后非小细胞肺癌的I/Ⅱ期联合用药研究以及一线及以后乳腺癌的Ⅱ期联合用药研究。公司的关键产品MHB088C是一种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癌症的潜在同类最佳的B7-H3ADC,目前正针对二线小细胞肺癌单药治疗进行III期试验,并与MHB039A联合用于针对一线及以后小细胞肺癌的I/Ⅱ期试验。” 明宇制药称,“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具有完全自主的ADC和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平台的公司之一,我们拥有独特的地位,引领下一代肿瘤疗法的发展。“

  持续净亏损,未来数年可能继续出现净亏损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公司无营业收入,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2.64亿元。

  明宇制药表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尚未将候选药物商业化,2025年上半年主要通过与齐鲁订立的许可协议产生收入。

  招股书称,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产生净亏损,未来数年可能继续出现净亏损,且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

  新药研发成本极高,涉及庞大的前期支出,且存在重大风险,包括候选药物可能无法证明其安全性与疗效、无法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或无法实现商业可行性。迄今为止,公司尚未从商业产品销售中产生收益,并已产生了大量研发支出及其他营运成本。因此,公司分别于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亏损1.373亿元、2.826亿元及6580万元及1.67亿元。公司预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产生净亏损。

  目前公司在2023年-2025年的累计亏损分别约7.89亿元、10.71亿元和12.38亿元。

  供应商方面来看,公司供货商主要包括为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服务的CRO和CDMO。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公司五大供货商的采购总额分别占公司记录期间各年度总采购额的49%、58.6%及54%, 来自我们最大供货商的采购额分别为3210万元、5860万元及1790万元,分别占各自期间总采购额的20.6%、23.8%及22.3%。

  成立以来,公司营运已消耗大量现金

  自成立以来,明宇制药历经多轮融资,其中2025年7月完成1.31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39.36亿元人民币。

  目前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1亿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970万元,主要是由于年内融资活动减少及现金流出增加。随后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与齐鲁的许可协议及Pre-C轮融资产生的现金。

  招股书显示,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及负债净额。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融资以支持营运,若未能获得充足资金,恐将阻碍候选药物的开发与商业化进程。

  明宇制药称,自成立以来,公司营运已消耗大量现金,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1.43亿元、1.456亿元及887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营运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017亿元,主要归因于公司与齐鲁的许可协议产生的收益。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录得负债净额12.862亿元及流动负债净额13.134亿元。随着公司推动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开发、监管审查、生产制造及商业化阶段,营运活动可能不时产生净现金流出。

  明宇制药称,公司可能需要通过公开或私募股权发售、债务融资或合作来筹措额外资金,但这些融资渠道可能无法以可接受的条件获得,甚至完全无法取得。公司的净负债状况,此状况使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可能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渠道(例如发行债务或银行借款)来解决。此类融资可能附带限制性条款,限制公司承担额外债务、发行股权、收购知识产权或开展营运的能力,进而可能限制公司的业务灵活性。透过发行股权筹集资金可能摊薄股东的持股比例,新增债务可能带来固定还款义务,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压力。

  上市后无控股股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包括曹国庆、配偶耿梅、明德集团控股及Radiance C LLC)能够行使公司约36.27%的投票权。上市后根据上市规则,公司将无控股股东。

  在招股书中,明宇制药也提示了药物商业化及持续亏损等风险。

  明宇制药称,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候选药物的成功临床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进程。若未能实现上述目标,或在此过程中发生重大延误或成本超支,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倘若公司的候选药物未能展示令监管机构满意的安全性及功效或未能产生满意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额外成本或推迟完成或最终无法完成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

  临床药物开发极为耗时且成本高昂,伴随着固有的不确定性,公司可能完全无法将候选药物商业化。

  生物药品在研究、开发、制造及商业化过程中的所有重大方面,均受到严密监管。若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在开发或推广候选药物作为联合疗法时,可能面临安全、疗效或法规方面的挑战。

  国家药监局、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以及其他类似监管机构的审批流程较为繁琐,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倘若无法在目标市场中及时取得候选药物的监管批准,业务可能受到重大及实质性的影响。

  公司目前依赖第三方制造用于临床开发的候选药物,且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可能继续依赖其进行初期商业规模生产。倘若该等第三方未能交付足够数量且质量优良的产品,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星德胜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5... 11月25日,星德胜涨0.76%,成交额4119.24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星德胜获融资买入额55...
平安电工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平安电工涨4.70%,成交额2.48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平安电工获融资买入额243...
欧莱新材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欧莱新材涨2.99%,成交额3184.74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欧莱新材获融资买入额...
中仑新材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中仑新材涨1.26%,成交额1.75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仑新材获融资买入额165...
国泰中证机器人ETF(1595... 数据显示,11月25日,国泰中证机器人ETF(159551)获净申购860.07万元,位居当日股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