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体育报)
转自:中国体育报
本届全运会游泳、田径和水上项目三大基础大项共产生136枚金牌,其中游泳43枚、田径49枚、水上项目44枚。赛事期间,一项亚洲纪录(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被超越,三项全国纪录(男子50米仰泳、男子8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栏)被改写。新秀的涌现与老将的坚守,共同勾勒出中国体育基础大项的发展轮廓,也为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备战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全运会赛场向来是新星绽放的舞台,也是诞生突破惊喜的舞台。本届赛事,年轻选手带给我们众多惊喜。
游泳项目中,13岁的“小孩姐”于子迪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超越了叶诗文保持了13年的亚洲纪录,成绩位列赛季世界第四;15岁的吕沁瑶在200米蛙泳中战胜名将唐钱婷夺冠;19岁的陈露颖在女子200米蝶泳中的夺金成绩可排进今年世锦赛前三。18岁的张展硕在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中展现出强大统治力,独揽5枚自由泳金牌,正逐步扛起中国男子自由泳的大旗。
田径短跑赛场同样成为“00后”的舞台。16岁的陈妤颉在女子100米决赛中以11秒10的个人最佳成绩,超越尘封28年的亚洲青年纪录;2000年出生的李泽洋夺得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双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00后”男子百米冠军。这两位选手已成为中国短跑在洛杉矶奥运周期的重要新生力量,中国短跑的新时代已然开启。
水上项目中,女子双人划艇项目上,浙江、云南等地的年轻选手展现了中国女子划艇项目的人才厚度。男子划艇项目上,山东于岳斌/于陈伟从今年世锦赛起一直有着优异的表现,他们也有希望将男子划艇这个优势项目传承下去。帆船女子水翼帆板项目中,伍嘉慧、李文琪等“05后”小将迅速崛起,在比赛中有着优异表现;女子水翼风筝板队员整体年龄都不大,呈现出李婉、王思、刘辰雪、肖美婧等多位选手“神仙打架”的良性竞争格局。
如果说新生代的崛起为基础大项带来了新希望,老将的坚守则是基础大项稳固的基石,在基础大项的部分优势项目中,老将依然是中流砥柱。游泳项目中,几名奥运冠军表现出色,徐嘉余包揽男子仰泳全部三枚金牌,实现男子100米和200米仰泳的“双四连冠”;汪顺同样完成男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的“双四连冠”,并将个人全运会金牌总数提升至19枚;张雨霏在恢复训练仅半年的情况下,夺得女子50米和100米蝶泳两枚金牌。
田径赛场上,冯彬、赵杰、刘俊茜、徐卓一等在世锦赛中有着不俗发挥的选手,在全运赛场上依旧坚守阵线甚至突破自我,展现出大赛选手的稳定素质与持续作战能力。
水上项目中,赛艇名将吕扬、崔晓桐、张灵、陈云霞四位奥运选手成功走出巴黎奥运会失利的阴影,分别夺得各自项目冠军,展现出顶尖运动员的调整能力与韧性。皮划艇项目中,尽管徐诗晓、刘浩等老将因伤病未能夺金,但他们的经验与坚持仍是队伍不可或缺的财富。
然而,老将的表现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折射出部分项目人才断层的隐忧。如在帆船类项目中,新人水平整体不高,依然依靠老将支撑局面;田径铅球项目中,巩立姣一枝独秀多年,新人成长急需加速;游泳徐嘉余、汪顺、张雨霏称霸泳坛多年的背后,是部分项目青黄不接的现实。
整体来看,本届赛事中,新秀的亮眼表现令人对洛杉矶奥运会充满期待,但若以国际竞争力为标准,三个基础大项的绝对争金能力不足。以田径为例,随着巩立姣的退役,暂时没有人拥有在女子铅球赛场上投出20米以上的能力。虽然奚枭横在男子800米上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但是该成绩距离亚洲的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不具备冲击奥运会领奖台的实力。游泳项目中,徐嘉余一直在仰泳项目中独挑大梁,但“身后空无一人”,这种情况导致混合接力的排兵布阵捉襟见肘。虽然在100米仰泳赛场上,两个小将王谷开来和姜呈霖游进53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同时也成为男子百米仰泳国内历史第六位和第七位游进54秒以内的选手,但是展望世界大赛领奖台,接班徐嘉余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此外,男子蝶泳的成绩并没有取得突破,依旧只能在世界大赛的接力赛场贡献力量。赛艇项目虽涌现出王思璇、邓志玮等“00后”新锐,但整体奖牌点偏少,且对新赛制(1500米赛道)的适应尚需时间;帆船偶然性较大,冲浪、激流回旋和海岸赛艇等项目距离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全运会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既是中国体育人才的试金石,也是新周期备战的风向标。本届赛事有亮点,有突破,也反映出各个项目存在的不同问题。放到国际赛场,绝对能力不足、人才厚度与项目宽度不足的现实,更值得警惕和重视。中国体育若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基础大项的整体突破,需建立起更加系统、科学、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还要在目前的部分优势项目上继续打磨,提升在国际赛场的绝对竞争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新华财经早报:11月26日
下一篇:当银杏鎏金,嘉兴又美成了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