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雪,静风,暖阳,人参。
在吉林省白山市,人参产业正与冰雪旅游深度融合,成为串联起“旅游+文化+康养+美食”的一个核心IP。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核心腹地,借助世界级的粉雪优势,造就绝佳的户外冰雪运动体验,建起国际级旅游度假区,获得越来越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冰雪爱好者的青睐。同时,这片土地还孕育出深厚的人参文化。
白山市抚松县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家级人参交易专业市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全国每卖出10棵人参,就有8棵来自这里。
近年来,抚松县从人参种植、加工、销售、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升级,掀开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全县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达186.4亿元,成为全球人参交易的核心枢纽。
依托于此,抚松县将冰雪经济与人参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一系列“冰雪+”的新玩法、新体验。11月25日,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昊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抚松在主要景区设立“人参文化体验区”,人参产业重镇万良镇与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旅游度假区、长白山会美胜地旅游度假区等形成联动,将人参采挖、中医康养、品尝人参盛宴等项目嵌入冰雪旅游线路,带动餐饮、住宿消费的大幅增长。
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是全国唯一、全球最大的国家级专业人参交易市场,全国80%的人参在此交易。 澎湃新闻记者 王洛伊 图而在丰富“冰雪+”的版图中,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的升级计划也将成为重要一环。据该市场的市场部经理涂波透露:“我们计划建设一个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市场,涵盖温泉、酒店、餐饮、人参交易等等,积极把握冰雪经济的红利,让游客来了以后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人参从万良小镇走向世界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人参的原产地及核心产区,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而白山市抚松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吉林人参的道地品质,被称为“中国人参之乡”。
抚松县有着约1700年野山参采挖和460多年人参栽培的历史,“靠参吃参”是当地人一个重要生活来源。千百年来,当地形成的“长白山采参习俗”“长白山人参故事”等文化传统,已有52项被列为国家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25日早晨,刚过8点,寒风裹挟着几片雪花,为抚松县万良镇再披一层银装。尽管室外气温已至零下,但巨大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内却一片热火朝天。成箱的干人参、人参片,成堆的新鲜人参,大小不等的灵芝等一眼望不到边,形如煤块的桦树茸、状如岩石的桑黄等特产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来自各地的批发商、游客在流连在各个摊位前,众多商家架着手机一边直播、一边向顾客介绍……
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带动万良镇从事人参经营业户562家、从事人参种植及季节性加工经销的农户近4000户。图为11月25日一名经营者在市场内直播带货。 澎湃新闻记者 王洛伊 图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全球最大的国家级人参交易专业市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众多来长白山旅游度假的游客也来“寻宝”选购,日均数以吨计的人参在这里完成交易。
万良镇二级主任科员宋继红向澎湃新闻介绍:“万良镇从最初的个体种植、散卖零售到步入市场经济轨道,期间经历了近40年的变化和迭代。如今,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销路也持续拓宽,产品辐射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产业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
宋继红说,在旺季,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日参与交易人数达2.5万人次,最高峰可达7万人次,水参(未经晒干处理的新鲜人参)交易期间,日均交易水参量高达200万斤,“万良镇大约有2万多居民,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想象旺季时这里的火爆程度。”
不过,和其他人参产地一样,万良镇的人参产业也曾一度面临着标准不清、价格不一、以次充好等问题,成为人参品牌打造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拦路虎”。
据人民日报报道,202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彻底解决“人参卖成萝卜价”等问题,通过转变种植方式、规范市场交易、加强精深加工等措施,不断推动人参产业实现从原料销售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转型升级。
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交易的商品除了人参,还有灵芝、蘑菇等特产,图为11月25日两名游客在市场内和一株世大的灵芝合影。澎湃新闻记者 王洛伊 图
“为了构建诚信透明的市场环境,我们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行‘明码实价’制度。” 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市场部经理涂波告诉澎湃新闻,“这一举措形成市场里健康的价格机制,改变以往价格不透明、需讨价还价的交易模式,其核心是为了确保消费者在交易中能够‘不受骗、心里踏实’”。
此外,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还设立专职巡查岗位,杜绝劣质及假冒产品出现。“砸市场招牌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一经发现会处以罚款或者清出市场。”涂波坚定地说。
市场中经营林下参店铺的店主李景富说:“过去市场有些混乱,好人参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现在规范管理后,顾客买得放心,我们卖得也踏实,真正实现了双赢。”
“人参+冰雪”跨界融合
人参产业的发展,给万良的不只是种植和交易,还有旅游产业的巨变。
宋继红介绍,万良镇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人参特色小镇。当地老百姓90%以上都从事人参相关行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是“前店后厂”,人参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引擎。
在人参交易市场旁的街道上,售卖各类人参加工产品的商铺鳞次节比,人参制品也让游客挑花了眼——从人参粉到人参蜜片,从口服液到面膜、香皂,从人参茶到人参酒,这些经过精深加工的产品,不仅保留人参的核心价值,更通过现代化的包装与设计,让人参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转型升级。
抚松县依托人参种植和交易产业,向人参深加工产业延伸,研发生产人参化妆品、人参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图为人参雪花膏。 澎湃新闻记者 王洛伊 图
如今,通过人参与冰雪资源的深度融合,抚松县已经形成“冰雪旅游带动人参产业,人参产业丰富旅游内涵”的良性循环。
“我们早已聚焦冰雪旅游场景的消费需求,通过与长白山华美胜地、万达度假区达成深度合作,联合推出针对性的‘人参滑雪护肤礼盒’。” 白山市久年根参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晶自豪地说,“从效果来看,市场接受度是远超预期的,2024-2025雪季至今,这一礼盒在度假区线下展区、滑雪场礼品店的销量已突破万套,年轻游客和家庭客群成为主要购买群体。”
而在万良镇仁义村党支部书记王勇看来,冰雪季对于当地的消费也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冬天的游客能比平时多三成,许多人是滑完雪专门到万良来买人参伴手礼的。店员会引导游客关注直播间,现场展示人参的品质和加工过程,很多游客当场就会在线上下单。这种模式不仅让参农、商户增收,也让我们的旅游产品更有特色——游客不仅能滑雪,还能深入了解人参文化、买到正宗产品。”
为深度融合人参元素,做好“参旅”文章,2024年抚松县开展“参情冰雪”系列活动,人参养生膳交流展示活动等。据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昊介绍,游客在滑雪后可参与人参文创展、中医推拿等体验,冰雪旅游期间相关活动带动了餐饮、住宿消费增长76.8%。
抚松县打造出有上百道菜的人参宴,吸引游客品尝,图为颜色金黄、味道香的炒人参鸡蛋。 澎湃新闻记者 李延兵 图在美食体验已经成为游客选择目的地重要影响因素的当下,抚松县还推出有上百道菜的人参宴,包括人参鸡蛋、人参鸡汤等。其中,人参鸡蛋并不是简单的人参炒蛋,而是指鸡吃了人参叶等之后产下的鸡蛋,炒出来格外的黄和香。最直接的则是拔丝人参,直接用整块新鲜人参制作,吃起来格外爽快。
此外,抚松县依托中国人参博物馆,面向全年龄段的木栈道,开发人参采挖、放山文化体验等体验产品,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可观、可感、可参与的立体化人“参”体验。
“我们诚挚邀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来白山领略万里雪飘,饱览林海雪原,欣赏冰瀑奇观,沐浴养生氡泉,乐享冰雪运动,体验关东年俗,品尝人参盛宴,感受白山热情,让我们飞雪沐泉,乐享白山!”11月10日,在吉林省新雪季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上,白山市副市长李研现场向国内外发出邀请时,专门提到人参盛宴。
冰雪旅游带动人参产业,人参产业发展则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抚松打通冰雪旅游升级的关键一环,找到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的抚松模式。
上一篇: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积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