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四条主要路径
创始人
2025-11-26 07:27:19

(来源:前线理论圈)

全球未来产业迎来技术变革窗口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步伐加快,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空中交通等下一代技术将引领技术革新、资本流动和产业迁移,并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全球经济。

根据业内专家研判,人工智能即将迎来落地应用关键窗口期,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到2030年我国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将超过90%。

氢能等新能源技术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关键期,关键技术攻关、低成本制氢、规模化应用逐步取得突破,能源变革新引擎作用持续释放。

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关键,量子通信广域网络和实用终端产品已经形成,量子精密测量应用价值开始显现,量子计算进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窗口期。

作为科技博弈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生物制造正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

综合来看,未来产业重大技术领域正在取得群体性突破,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贡献不断加大。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起步较早、部署全面、势头向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总体处在全球发展领先地位。根据国际科技咨询机构ICV TA&K发布的《2024年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指数处在全球头部,连续三年位列第二,在科技人才吸引和培养、初创企业活动、国际合作与趋势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如北京(未来空间、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上海(未来空间、先进通信等)、杭州(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合肥(量子信息等)、粤港澳大湾区(具身智能等)崛起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各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领域,形成了以战略部署牵引带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驱动、科创企业孵化培育为主体的发展路径。

以战略部署牵引带动为主的发展路径。空天信息产业关系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点领域,核心是以空天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为基础,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空天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

随着空天信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迈入快速增长阶段。国家空天科技发展部署和空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成为空天信息产业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应用的重要牵引。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北京航天领域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一半以上,有300余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构建卫星研制、地面测运控、通导遥等全产业链生态,形成了“南箭北星”格局。其中,蓝箭航天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力量,也是国内唯一自主掌握设计、制造、测试、发射全链条的商业火箭企业,在多项关键技术上走在全球前列。

以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主的发展路径。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源动力。量子信息科技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前沿科技创新领域,产业发展依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安徽省合肥市量子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所量子学科发展紧密相关。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2015—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次以量子信息科技突破位列其中,在多光子纠缠操纵、光量子计算等研究方向上处在国际领先水平。

合肥率先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建成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集聚全国近1/3的量子科技企业,包括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企业。

以科技创新平台驱动为主的发展路径。氢能产业发展涉及能源、材料、装备、设施、储运等各个环节,技术复杂、集成度高。

广东省佛山市把佛山仙湖实验室作为支撑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平台,探索出一条通过科技创新平台聚合资源、攻关技术、推动转化的未来产业发展路径。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优秀实验室,集聚了大量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领域高端人才,成为国内一流的氢能战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依托佛山仙湖实验室技术力量,佛山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工程化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建设了国内首个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建成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目前,佛山已集聚氢能企业和机构超170家,实现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布局,南海区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以科创企业孵化培育为主的发展路径。未来产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企业来推动,关键是形成具有市场成长性的产品供给。

浙江省杭州市被誉为“数字经济第一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AI+”场景开放示范、搭建产业生态创新空间等系列举措,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企业繁育成长的产业发展生态。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叠加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支撑、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前沿市场的快速响应,推动实现了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等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公司的异军突起。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杭州以22家独角兽企业稳居中国城市第一梯队,展现出强劲的科创企业成长活力。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杭州保持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作者:徐建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节选自《前线》杂志2025年第11期,原标题《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五条主要路径》

责任编辑:张卓

网络编辑:张家伟

美术编辑:陈美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齐鲁华信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齐鲁华信涨1.63%,成交额1268.1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齐鲁华信获融资买入额...
利通科技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利通科技跌0.93%,成交额1.7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利通科技获融资买入额361...
顺控发展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顺控发展涨1.98%,成交额6737.93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顺控发展获融资买入额...
青云科技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青云科技涨0.31%,成交额3.0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青云科技获融资买入额333...
嘉亨家化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嘉亨家化涨6.65%,成交额1.8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嘉亨家化获融资买入额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