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与戏剧的水乳交融
创始人
2025-11-26 07:11:44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曹 燕

  12年前,当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黄磊告诉朋友在乌镇要办一个戏剧节时,朋友听岔了,以为要办戏曲节,是唱越剧还是花鼓戏?黄磊说,是戏剧、话剧,是莎士比亚、贝克特!在乌镇唱越剧再正常不过,但在江南小镇做当代艺术,才足够新鲜耀眼。12年过去,乌镇戏剧节从最初的构想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分量的戏剧盛事之一。今年的乌镇戏剧节期间,35万人次从五湖四海而来,有趣的灵魂在此相聚,乌镇化身为一座无界剧场,戏剧文化融入小镇生活,乌镇和戏剧慢慢地水乳交融。

  艺术家说了算

  乌镇戏剧节每年的开幕式都让人难忘。几位发起人上台,随机说几个让人感慨的段子,然后一起敲锣,“咣”一声,乌镇戏剧节就这样开幕了。“很简单,但是很欢乐。”长居上海的戏剧爱好者秦勉说,乌镇戏剧节内容很多,但每个环节都是直奔主题。无论是嘉宾对谈还是剧本朗读,内容没有“注水”,只关乎戏剧和艺术本身。

  “我们是独立操作和运营的国际戏剧节,这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也是少有的。”在多个场合,乌镇戏剧节常任总监赖声川颇为自豪地说,乌镇戏剧节是“艺术家说了算”。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的25部特邀剧目中,有15部外国作品,长达9小时的开幕大戏《人类之城马拉松剧》由德国汉堡德意志剧院耗时5年精心打磨,作品在欧洲戏剧界引起巨大轰动。组委会连续3年诚意邀请,才达成跨越山海的戏剧之约。

  持续沉浸式的观演,戏剧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在7天内,《人类之城马拉松剧》总共吸引了超过1万名观众观演。表演结束后,观众的掌声持续回荡,演员在欢呼声中多次返场。一位观众说:“这不仅是看戏,更像是架起了一座中德文化的艺术之桥。”正如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所说,戏剧的魅力在于相遇、碰撞、融合的奇妙过程。

  戏剧节另一位发起人陈向宏说:“要把乌镇戏剧节办成纯粹的文化平台,交给懂艺术的人来做。”走过12年,这个最初仅靠几部“熟人”剧目撑起的小镇活动,已成为吸引全球顶尖艺术家与戏剧爱好者的文化节日,助力中国青年戏剧人才体系的培养和生态的完善。

  古镇是无界舞台

  对秦勉来说,即便买不到一张进场的剧票,戏剧节本身的活动也足够精彩。从早到晚,花台旁边、店铺门口、小广场前、墙根下,只要有一小块空间,就能随时上演嘉年华表演,整个古镇化身一个无界的舞台。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兼乌镇艺术团副团长杨端晨告诉本报记者:“所有来到乌镇戏剧节的观众都是参与者而非游客,大家共同完成这场艺术的狂欢。我们的一切策划、动线与服务都围绕‘如何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沉浸感’展开。”乌镇戏剧节有高颜值、强互动、适合拍照打卡的景观和活动节点,“这是在创造可分享的社交货币。”

  像规划一首交响乐一样规划乌镇戏剧节全天的活动节奏。杨端晨说,白天的戏剧节以静态展览、悠闲市集为主,傍晚开始,通过音乐和灯光逐步提升氛围,夜晚达到高潮。乌镇戏剧节的这种设计实现了全时段运营,承接不同时间段的人流,保证了观众体验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今年,法国“明天改变一切”剧团带来的《鸟人与他的奇美拉乐队》,奇幻而浪漫。高达3.7米的“鸟人”木偶手握一根绿色羽毛,轻抚河边的杨柳,也邀请游客一同起舞。在乐队的即兴伴奏中,“鸟人”转着圈摆动身体,撒下漫天羽毛,狂欢的气息在人群中迅速蔓延。这一幕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出圈,很多游客专程前来打卡。杨端晨说:“让所有人‘玩’在一起,这是一种单纯的对快乐的感受。”

  在乌镇,短短的一段青石板路,游客可随机遇到多场嘉年华,舞蹈、戏剧、装置艺术、魔术、藏戏……大家围成一圈驻足观看,精彩瞬间引来喝彩声不断,原本两分钟的路程,半小时才能走完。

  当嘉年华做到高密度、高品质、专业化、多样性后,它成了一种在乌镇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也培养了未来潜在的剧迷。有年轻的游客说:“本来是来旅游的,结果看了很多演出互动,直接爱上了戏剧!”

  欢笑与热闹之外,乌镇戏剧节专门开辟了一些相对静谧的休息区、观景台或小型互动点等。杨端晨提到,这为不同需求的参与者提供了选择,让兴奋的参与者尽情狂欢,让疲惫的参与者得以舒缓,提升了戏剧节体验的包容性。

  服务体系做支撑

  在一位旅游业者看来,乌镇和戏剧同样“不真实”,而这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却成为举办戏剧节的最大优势。乌镇戏剧节总策划丁乃竺就说过,希望在乌镇梦幻般的景色里,戏剧会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我觉得乌镇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所以戏剧构成了小镇的内容,小镇又会成为戏剧的舞台。”陈向宏总结的经验是,做景区不能只图大,办戏剧节需要有背后强大的服务体系作支撑,才能做到“小而美,小而精,给大家留下一个还想再来的印象”。

  这几天正在进行第12届乌镇戏剧节的总结复盘工作。“依托景区原有员工组建戏剧节执行团队的模式很成功。他们对场地熟悉、有归属感,使得跨部门协作更顺畅,应对问题更迅速,这是外聘团队难以比拟的优势。”杨端晨说,“两者的服务核心是不变的,都是以人为中心,并且空间都是在乌镇,乌镇就是舞台,不管是日常旅游还是戏剧节,我们都在传递文化。”

  乌镇戏剧节12年从无到有,已成长为一位翩翩少年,这一点值得所有乌镇人自豪。杨端晨说:“我们证明了古镇是可以和戏剧共同成长的,乌镇的传统空间在艺术中可以被重新解读。另外,值得自豪的是乌镇的文化创造和输送的能力,就像青年竞演,为戏剧输送了不少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创作者。在乌镇戏剧节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自信,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在未来开花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调整家电家装3C补贴政策 ... 25日,市商务局发布公告,调整福州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3C产品购新活动补贴券投放方...
王丽生:希望带更多卖家走向全球 从校园创业转型做跨境电商,成为业内“万单哥” 王丽生:希望带更多卖家走向全球 福州高新区的聘哥...
法治保障让老师敢管愿管 《福建... 25日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作的关于《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2024“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典... 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文脉永续·品牌筑梦”非遗品牌建设研讨活动中,中国旅游出版社发布了2024“非...
中科电气11月25日获融资买入... 11月25日,中科电气涨1.43%,成交额7.49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科电气获融资买入额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