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参评的208个园区中位列第24位。这一亮眼排名,是高新区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强化全链条赋能的实力见证,更彰显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强劲动能。
产业根基扎实,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依托高新区完善的产业发展平台,众维生物专注打造全产业链质量成本方案,其首个自主研发的新4类药品“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近期正式获批上市,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这款药物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作为自研成果,能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保障供应链稳定。“高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优势让我们得以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聚焦研发创新与规模扩张,合力将园区打造为药品MAH示范基地,为地方经济培育新增长极。”连云港众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姗姗表示。
瞄准产业链短板,精准补链强链延链。连云港医药产业基础雄厚,但医疗器械领域曾面临研发成果“最后一公里”转化难题——产品检测、临床评价及注册申报周期长、门槛高,制约了企业上市节奏。高新区靶向发力,精准招引服务型企业,东劢医疗集团应需而至。“我们覆盖从研发、概念验证到体系法规、取证报证,再到中试、小样量产的全流程服务,既能破解临床转化瓶颈,又能助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还能链接销售端与投资人资源,为创业项目全程护航。”江苏东劢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连云港基地负责人徐乙田介绍,依托全国强大的合规注册平台和检测资源网络,连云港基地重点强化规模量产、灭菌概念验证及特型大型设备生产能力,同步搭建本地化“合规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系统性化解产品转化、工艺优化等环节痛点。
优质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高新区,行政审批部门提供全程专业指导,区属国企协同推进配套建设,实现了项目快速审批、高效投产。同时,通过精准的产业布局、专业的载体建设和高效的企业服务,这里已经形成了以正大天晴、康缘商业为龙头,力磁医疗、谦仁生物等为骨干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园区先后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构建起支持研发、转化、落地、激励的“一揽子”政策工具包,并与北京大学等顶尖院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动人才联合培养与校地合作共赢。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获批上市Ⅰ类新药20个,2023年位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第23位。随着东劢、君跻、众维等一批优质企业相继加入,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为连云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李丹 辛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