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息烽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息烽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柱在发布会上说,“十四五”以来,息烽县始终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围绕磷氟化工主导产业、健康医药(化学药)特色产业“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延伸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耦合产业,印染纺织承接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4年与“十三五”末相比,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2%的增幅。特别是近三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预计将达30.8%,常年保持全市前列。
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
一是磷氟化工产业实现从“初级到精深”的突破。以磷化集团息烽板块企业、西洋实业等重点企业为引领,推动磷氟化工从资源开采、化肥加工向高端精细化工跃升,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建成250万吨浮选装置、3万吨无水氟化氢、6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9万吨磷酸铁锂等精深产业生产线,逐步形成产业向电子级、食品级、医药级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磷氟化工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85%以上,较“十三五”末提升近两位数,磷化集团息烽板块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加42.5亿元。
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
二是健康医药产业实现从“弱小到集群”的突破。“十三五”末全县仅1家医药企业,“十四五”期间,息烽县规划建设了全省唯一的化学药产业园(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聚焦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5家重点企业,产品涵盖抗肿瘤、心脑血管、抗真菌等多个细分领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为息烽医药产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三是电池材料产业实现从“单一到延链”的突破。依托磷氟化工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推动“磷—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一体化布局,已涵盖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电解液制造及电池回收等关键环节,绿色闭环产业链初具雏形。从“十三五”末只有1万吨磷酸铁产能,到今天已形成10万吨磷酸铁、9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电解液、2万吨电池回收产能。
四是印染纺织产业实现从“空白到破零”的突破。立足区位和要素优势,规划建设贵阳绿色生态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围绕“纺纱—织布—染整—成衣”全链条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印染产业链条产业和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已落地投产年产4亿米高端尼龙面料项目,印染纺织产业实现“零”突破。
记者 李奕璇
编辑:宋德政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