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幼女以为自己是在“网恋”,实则被多名成年人侵害。面对小姑娘在认知上的错误,上海检察机关开发的涉案未成年人心理评估管理系统发挥了作用。这是25日下午,全市检察机关涉案未成年人心理评估管理系统工作推进会上发布的一起案例。
今年,在办理一起多名成年人先后对同一幼女孙某某实施侵害的案件时,宝山检察院严惩犯罪的同时,通过社会调查报告发现,孙某某出生后不久,父母均重组新家庭,她从小与祖父母生活。由于长期感受不到被关心爱护,孙某某在网上认识异性网友,并错误将异性网友作为“情感补偿”,她认为关系平等的“网恋”,实际上成了某些别有用心成年人的侵害对象。
“我们与孙某某的父母沟通后,他们终于开始重视对女儿的监护,但由于教育方式不当和长期陪伴缺失,不仅并未起到修补感情作用,反而让本就紧张的家庭关系更加恶化。”承办检察官介绍,一方面通过心理评估管理系统对孙某某开展心理测评,另一方面又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其内心世界进行深入了解。
经系统评估和心理咨询师反馈,孙某某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性观念偏差较为严重。宝山检察院经综合研商,一致认为如再不及时为其提供专业心理干预并改善其监护状况,孙某某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心理评估是贯彻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早在2013年,市检察院就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与风险控制系统,经过两次升级后的3.0版,已成为未检检察官必备的办案辅助工具。通过检察办案人员使用端与涉案未成年人使用端相互链接,未成年人在线回答问卷后,自动生成评估结果。
为更好落实对未成年被害人的综合救助,宝山检察院依据评估结果,联系对口医院为孙某某提供了全面体检,还委托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为其提供多次心理疏导。同时,由妇联委托第三方组织,指派专业心理咨询师连续3个月上门指导孙某某与其父母改善亲子关系。面对家庭教育缺位的问题,承办检察官联合侦查人员、法官及诉讼代理人,开展了一场圆桌式训诫教育,责令孙某某的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通过长期跟进、实时调整方式让他们学习青春期沟通技巧与监护法定义务。在多方努力下,孙某某家庭关系逐渐改善,现已回归家庭并正常返校。
市检察院介绍,今年4月1日该系统3.0版试点应用以来,已对73名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评估,评估结果被运用于考察帮教、督促监护等工作过程,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原标题:《幼女以为是“网恋”却遭多人侵害,上海检察机关如何助她抚平创伤》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闲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