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丽敏
为推动竹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破解行业人才短缺、产业创新不足等痛点,近日,由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举办的“中泰街道竹笛文化产业培训班”正式结业。中泰街道辖区内的竹笛制作匠人、演奏从业者、文旅项目运营者及创业爱好者共50余人齐聚一堂,共度为期5天的系统化学习之旅。
本次培训班以“文化传承+产业赋能”为核心,创新采用“理论授课+实操实训+现场教学+资源对接”的四维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紧扣行业需求,既涵盖竹笛历史文化、大漆传统工艺等基础内容,也聚焦产业前沿热点,开设苦竹培育技术、抖音直播留人话术与转化秘籍、线上推广营销策略等实战课程。邀请到浙江农林大学余学军教授,天都成抖音直播基地创始人菲菲老师、大漆工艺传承人苏年华老师等专家,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交流,帮助学员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产业视野,掌握可落地的创业运营技能。理论课结束后,学员们还前往萧山区益农共致富农业电商园和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参观学习,了解电商产业集群运营的新模式,同时也走进大漆工作室与专家老师交流沟通。
“以前只懂得埋头做笛子,不知道怎么把手艺变成品牌。这次课程里的线上营销内容,正好解决了我的难题。”来自紫荆村的竹笛制作匠人褚如岳表示,培训班为传统从业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大家看到了竹笛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可能。除了线下课程,主办方还同步搭建学员交流社群,整合竹笛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文旅项目合作等资源,为学员后续创业实践、项目对接提供长期支持。
作为中泰街道推动非遗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竹笛文化产业培训班不仅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更搭建起“传承技艺、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产业生态平台。下一步,中泰街道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计划推出进阶班、专题研修班等系列培训,并联动文旅企业、电商平台、投资机构打造竹笛产业孵化基地,推动中泰竹笛文化与文旅、文创、直播电商等领域深度融合,让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