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广西贺州政府网
如今下游市场收紧,但技改后产品品质口碑持续积累,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11月18日,在广西贺州市科信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总经理助理张昭琴望着正在检修保养的轧钢设备,语气坚定。进入初冬,贺州各重点工业园区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人工智能设备高效运转,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一场以“保目标、强产业、促转型”为核心的工业攻坚行动,正向着全年目标全力冲刺。
今年以来,贺州工业发展开局亮眼:1至5月,全市49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9.57亿元,同比增长17.8%,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稳居全区前列。进入四季度攻坚期,面对部分行业短期承压等挑战,贺州市以工业园区为核心战场,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稳工业政策,转化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多维纾困 破解企业发展“堵点难点”
“受房地产影响,整个钢铁行业都不景气,我们曾从计划停产1个月,一步步延长了近半年。”回忆起车间停产的场景,张昭琴仍心有余悸。经过对全国同行业企业的考察调研,该企业下定决心推进技术改造。“全线投入设备技改以来,各部门全力以赴提供支持,没有让我们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
图为广西贺州市科信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检修设备张昭琴的感慨,正是贺州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贺州市推动政务服务下移、要素保障前移,梳理工业振兴惠企政策编印3000份宣传折页,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培训等形式实现企业全覆盖;组织开展减停产企业大走访、2025年实体经济集中调研服务等行动,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推出“一月一链”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用工紧等突出问题。
“前段时间,招工难和职工子女秋季入学问题让我们十分头疼,向园区管委会反映后,很快就得到了协调解决。”广西高峰桂山人造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路生笑着说。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绿冬介绍,为“决战四季度”,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强化各项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通过科长服务团、星级专班帮办代办等工作机制为企纾困,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申报奖补资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助力园区企业稳产增效。
培育发力 强化产业链发展底气
“报废车辆会在这里进行精细化拆解,拆解后的车辆骨架可直接供应园区废钢加工企业。”在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贺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锋指着逐步完善的拆解车间介绍。
2023年2月,贺州引进广西贺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该项目专注于报废车精细化拆解、废钢回收处理、废轮胎回收利用及废旧锂电池回收等业务。项目的落地,既是贺州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完善钢铁产业链的“一步棋”。
图为广西贺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贺州市以“7+N”重点产业体系为支撑,深入开展循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高端碳酸钙新材料、冶金循环、电子信息等七条核心产业链全链条升级。1至10月,7条循环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51.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96%,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在各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项目顺利进入验收阶段,计划12月初投产,争取早日实现规上发展。”蒋锋信心满满地说。作为临规重点培育企业,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其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协助解决验收手续等关键问题,助力企业投产后顺利迈入规上行列。
目前,贺州市已印发《2025年工业企业上规入库培育工作要点》,强化跨部门联合联动,完善企业上规入统培育联合帮扶指导机制,聚焦重点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截至10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智改数转 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近日,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平桂分队的队员来到广西广投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在“人工智能+制造”的成功经验。“以前几个机台的质量检测都是靠人工去看,检出率不高,效率也低,生产设备的速度也提不起来。”广西广投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军介绍,自公司上线产供销一体化及生产制造系统后,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当前,贺州以“人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制定印发了“人工智能+制造”任务清单,组织企业参加专题培训,引导企业挖掘产业融合与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其中,广西广投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云上广西的统一运维智能体工厂等产品、桂能电力的昭平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等案例入选2025年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名单。
此外,贺州还把技术改造与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大力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5年推荐三批共48个项目申报“千企技改”工程项目,自治区下达三批“千企技改”工程项目35个。2025年1至9月推进长鸿生物、黄金珠宝产业园等一批“双百双新”产业在库项目20个,完成投资31.2亿元。
从政策纾困到技术赋能,从企业培育到产业链强链补链,贺州市以精准施策破解发展难题,以实干精神激活产业活力,全力书写工业经济“全年红”的优异答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