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财富网
11月25日,以“机遇与未来:激发数字金融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分享做好数实融合发展,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路径。
周延礼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枢纽,承担着资源配置、风险缓释与市场赋能的多重使命。
在他看来,要想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金融应在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工业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设备抵押贷”“订单融资”等产品,满足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资金需求;二是提升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水平。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支付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脱核链贷”业务模式,打破核心企业信用壁垒;三是培育数字产业新生态。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作用,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研发。在赋能农业现代化方面,他呼吁完善乡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周延礼还分享了深耕重点领域的协同赛道。他指出,数字金融应协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形成多维服务体系。在绿色金融领域,依托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数据和ESG评分,提高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精准投放效率。鼓励发展绿色数字金融产品,推动资金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集聚;在普惠金融方面,要持续扩大“信易贷”覆盖面,加强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建设,加快数字金融适老化与无障碍服务;在养老金融方面,应利用大数据精准画像养老企业与老年群体,优化养老金账户与智能投顾工具,助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面对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网络攻击等新型风险,周延礼提出四项建议:一是健全数字金融监管框架。在构建智能监管平台的同时,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二是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例如,建立金融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共享边界和安全责任、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等;三是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建立健全金融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多元化解机制;四是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强化风控保障和安全高效,发挥降本增效优势。
周延礼表示,“十五五”期间,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数字金融作为核心要素,服务于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等,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国金大厦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以“智能为核、融合为基、创新为翼、协作为桥、互动为脉”为导向,深入探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未来,旨在凝聚行业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为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贾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