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交通“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为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部署要求,今明两年,省交通运输厅将在开展第一批13项“一件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接续开展第二批“一件事”试点工作,努力推动“一件事”向“一批事”“一类事”扩面提质。
18个交通事项服务升级 明年4月20日前在全省逐步推开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山东刚刚启动实施全省交通运输第二批“一件事”试点,请问,第二批“一件事”有何特点?具体如何实施?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宏介绍,今明两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在开展第一批13项“一件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接续开展第二批“一件事”试点工作,努力推动“一件事”向“一批事”“一类事”扩面提质。
据悉,第二批“一件事”事项主要来源于群众和企业的热线诉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梳理了12345政务热线、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网站留言等渠道反映的诉求,形成热线投诉、建议和咨询“三张清单”,归纳整理为31个“一件事”事项,并将“三张清单”中排名前5位的事项列入第二批“一件事”事项清单。
第二批“一件事”事项涵盖多个领域,共18个事项。
在城市交通方面,包括开办驾校、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出租汽车文明驾驶、解决打车难、公交失物招领和公交卡办理、公交驾乘服务、公交线路服务等8项;
在道路运输方面,包括道路货运服务、汽车客运站服务、交通物流矛盾纠纷调解3项;
在执法服务方面,包括高速公路一路多方高效协同、规范机场出租汽车经营秩序、鲁闽跨省治超非现场执法协同监管、行政处罚全流程电子化4项;
此外,还有内河船员证书办理、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服务、公路水运工程安管人员考试考核服务3项。
第二批“一件事”试点工作主要分为研究部署、攻坚落实、验收提升、复制推广等四个阶段。
研究部署阶段:11月25日前,试点市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形成落地路线图。
攻坚落实阶段:12月底前,深化流程再造,推动信息共享,持续提升服务集成和综合监管效能。
验收提升阶段:明年1月20日前,对“一件事”试点情况进行综合验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复制推广阶段:明年4月20日前在全省逐步推开,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复用”。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去年底,中央出台关于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的新规。请问,山东交通如何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何具体举措?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宏介绍,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提升内联外通水平,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省际出入口分别达到6个和26个、“十四五”以来分别新增2个和4个,京杭运河济宁以南全线达到二级航道通航条件,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全线复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首位。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已成为济青两地居民通勤、旅游的首选。
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山东中欧班列运营线路达到57条,累计开行突破1.4万列,通达“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60个城市,济南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国家集结中心。278条国际货运航空、海运外贸航线畅达全球。特别是中欧班列推出的“齐鲁号·全球购”民生服务平台,进一步满足了山东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需求。通过该平台,德国啤酒、意大利牛肉、法国葡萄酒等优质商品得以顺利进入山东市场。
深入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青岛港铁水联运标箱量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公路货运量占81.3%,“十四五”以来下降3.4个百分点,助力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14.8%降至13.9%。比如,今年上半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搭建了烟台西港区至滨州的铝土矿海铁联运通道,以“铁路+港口”全链条服务模式有效串联起内陆工厂、临港企业、港口、铁路等各环节,有效推动物流成本降低、运输效率提升。
张玉宏表示,下一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门职能作用,着力推动交通运输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跨领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全力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今年山东开展了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在优化营商环境、利民利企方面有什么硬实举措?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执法局局长陆家鹏介绍,省交通运输厅自今年4月启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具体举措如下:
完善规范执法制度体系,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细化量化裁量580项,统一执法尺度,促进类案同罚。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事项77项,减轻处罚事项40项。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2.1万余起,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创新开展“红黄绿”分级分类监管,切实减少重复检查。依托“鲁执法”平台,优化“综合查一次”,建立健全“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管理闭环。截至目前完成涉企行政检查1.5万余次,联合检查率达35.01%,最大限度减少扰企。
持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开展20余次直插一线的穿透式检查,实现16市暗访督导全覆盖。
优化提升执法便民利企举措,推行说理式执法,创新“未诉先办”调处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推广非现场“无感执法”新模式,全省建成617处远程监控设施和智能分析平台,超限违法案件无感执法率达85%以上,大幅减少对企业运输的不必要干扰。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作为济南市民,我们感觉到这些年公共交通给了很多优惠,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目前都有哪些优惠措施?另外,我们都比较关心四号线今年贯通情况,现在进展如何?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建国介绍,目前,乘坐济南公交主要有以下三类优惠政策:一是常规优惠政策。持济南公交集团发行的普通卡、泉城通卡、省会经济圈交通互联卡,乘坐济南常规公交线路,2小时内换乘多条线路,仅以所换乘公交车中最高票价的8折优惠计费。二是优惠乘车政策。中小学生持“学生卡”享受4折优惠。三是免费乘车政策。60周岁以上老年人、军人、1.3米以下儿童、人才卡持有者等13类群体免费;全国在校大学生来济乘坐公交,办理畅游卡的,30天内免费乘车。
今年年底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东段、8号线、高新云巴等线路开通运营,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48公里。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以“小切口”为着力点,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效能与出行服务品质。
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加强公交线网与轨道的接驳换乘,今年新开优化公交线路56条,伴随年底多条轨道线网开通,与轨道接驳的公交线路将达到240条。
调整公交站点设置105处,地铁出入口50米半径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83%,大幅缩短换乘距离。完善导引标识,精准对接地铁首末班运营时间,试运行响应式“地铁接驳夜巴”,实现轨道送到站、公交送到家。
加快轨道站点综合治理,95座站点计划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停车位4.5万个,开通轨道交通站点24小时同站过街6处,为“公交+骑行+步行”出行人群提供便利。
加快优化场站枢纽融合功能,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和北站房建成启用,实现地铁2号线与济南火车站的衔接换乘。加快济南西站交通组织优化,完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立体空间布局,缩短换乘距离和时间。
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出行,在公交“369出行”APP基础上打造Maas出行服务平台,开展系统性功能升级,公交、地铁票务联动上线运行。组建了城市交通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整合公交与地铁数据,创新场景应用。
推动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公交+文旅”“公交+能源”“公交+商业”“公交+生活”以及轨道交通“车站商业+”等融合发展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