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如今正在新时代推动全面振兴的征程上谱写崭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东北地区再创辉煌,必须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与根本性改善。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核心抓手和突破口,是撬动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变革、激发内生动力、赢得区域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抉择,必将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深刻认识营商环境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对于仍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阶段的东北地区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这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当前,东北地区仍面临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够完善等深层次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开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重塑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规则,从而打破“制度性壁垒”,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赋能,增强发展信心。
其次,这是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培育新动能的“孵化器”。振兴东北地区,根基在于经营主体,特别是广大企业的活力、创造力。一个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东北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现代农业、冰雪经济等领域潜力大。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催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才能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最后,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重塑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棋”。目前我国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其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制度供给的竞争。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东北地区要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必须在营商环境上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实现“弯道超车”。通过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形成“洼地效应”和“口碑效应”,才能扭转要素净流出的态势,重塑东北开放、进取、创新的崭新形象,构筑起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聚焦关键环节 推动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
近年来,东北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久久为功,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实现突破。
一要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持续深化。政务效率是营商环境的直观体现。要纵深推进效率革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例如,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在服务出口企业中,实现业务办理“随时办、不见面、零跑腿”,精准匹配新业态外贸服务时效需求,国际商事证明书办理时限较法定标准压缩60%,为货物快速通关、外贸市场拓展筑牢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推行极简审批、精准监管、优质服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坚决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建设诚信政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权益保护上彰显力度。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鼓励创新、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例如,大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有话直接说,办事不找人”的营商承诺,构建起快速审查确权、全面保护维权、精准信息导航、促进转化运用的“四位一体”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护航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商事案件审判和执行效率,让企业家在法律框架内感受到公平与安全。
三要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在边界清晰中优化服务。健康的政治生态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倾听诉求、解决困难,做到“亲”而有度;同时要坚守底线、把好分寸,做到“清”而有为。要以高压态势持续整治“慵懒散拖”“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要培育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在引才聚才上形成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振兴之本。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打造吸引人才的“招贤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文明程度,增强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让更多“孔雀”向北飞,留在东北、建设东北。
凝聚青春力量 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中担当作为
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广大青年更应成为先行者和生力军。
一是青年干部要勇当改革“尖兵”。身处政务服务一线的青年干部,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服务形象的直接体现者。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增强服务意识,以热情、高效、专业的服务,展现政务新风。要敢于解放思想,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二是青年企业家要争做发展“头雁”。青年企业家最具创新活力和冒险精神。要自觉恪守法治底线、诚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展现新时代企业家的风采。要积极拥抱变革,聚焦主业、锐意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振兴大潮中闯出新路,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贡献者。
三是广大青年要成为环境“代言人”。每名青年都是东北形象的“移动名片”,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无论线上线下,要多传播正能量,讲好东北地区发展的新故事,自觉维护家乡良好形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只要锚定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驰而不息的决心,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就一定能够破除制约发展的坚冰,激发蕴藏于黑土地的无限潜能。一个营商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竞争力强的现代化新东北,必将为全国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辽宁省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蓝 麒
上一篇:快速公交1路拟拆除4处站台
下一篇:昨日连板板块活跃 欢瑞世纪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