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纪录!今年第9艘,提前交付
创始人
2025-11-25 11:55:51

《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国内造船行业一线,寻找中国船厂创造“世界之最”的密码。

24日,伴随着一艘崭新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提前命名交付,中船沪东中华造船厂创造了该船型在中国的年度交付纪录。今年以来,造船业频频成为国际舆论场的焦点,混合了制造业比拼、科技竞争、地缘政治博弈等要素:美国不惜放下身段多次到韩日求援,印度公布雄心勃勃的造船业发展目标誓言2047年跻身“全球造船业前五”,韩国对美关税谈判也特别得益于承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被国际媒体一致认为“全球最强”的中国造船业实力到底有多强?《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进国内造船行业一线,探访中国造船业在赢得“全球最大订单”的背后原因。

“我们曾和韩国技术水平相差一倍”

航空母舰、大型LNG运输船、大型邮轮被誉为全球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它们分别代表着军用、货运和客运船舶建造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造船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沪东中华造船厂是制造业高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尤其在LNG船建造领域展现卓越实力。11月24日,沪东中华造船厂完成了今年第9艘LNG船的交付,创造中国年度交付LNG船新纪录。

天然气是公认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清洁能源。2024年,中国LNG进口量达1.3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海上LNG产业链已经成为关乎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领域。而LNG船的使命便是将原产地的天然气长途跋涉地运往世界各地。

走在沪东中华造船厂内,一座座龙门吊鳞次栉比。《环球时报》记者攀上舷梯,进入一艘正在建造的LNG船舱内,看到一块块特制钢板表面经过特殊的处理,光滑平整,没有一丝瑕疵,仿佛一个“保险箱”。“1997年,沪东中华开始研发LNG船。十年磨一剑,2008年4月3日,中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鹏昊’号建成。”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营销部长王佳颖讲述了起步阶段的不易。如今沪东中华已成为全球唯一能同时建造NO96型和MARK III型围护系统的船企,截至今年年底,还将创纪录地交付11艘大型LNG运输船。

这背后的无数个突破和创新,从LNG船建造工艺中的一处细节中可见一斑。为便于运输,天然气会被冷却至零下163摄氏度,凝结成体积仅为气态时1/600的液体。正因如此,LNG船核心液货舱的建造工艺非常复杂。“液货舱的建造必须用被称为‘史上最难焊接材料’的殷瓦钢焊接,其厚度仅0.7毫米。全船殷瓦焊缝总长约130千米,焊后需进行6项严格密性试验,保证100%无泄漏。”沪东中华造船厂的“大国工匠”张冬伟这样介绍。

2024年4月、9月,沪东中华获得全球油气巨头卡塔尔能源公司共计24艘27.1万方LNG新船订单,创造了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新纪录,一举打破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卡塔尔“百船计划”中,沪东中华以合同金额和载气量计均位居全球船企之首。

谈到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竞争过程,王佳颖非常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中国造的LNG船“全球性能指标最好,能耗最低,操控性最好,这些指标让我们在世界范围保持领先地位。”

“2008年交付首艘LNG船之际,产品的国产化配套率不足30%,国内配套供应商仅20余家,主要集中在船舶舾装(船舶制造工艺的一种——编者注)件领域,当时建造用的高等级钢材全部从国外进口,和韩国技术水平相差一倍。”王佳颖介绍。现在,沪东中华已经成为中国海上LNG产业链“链长”企业,国产化配套能力已提升至80%以上。

中国船将跨洋运输飞机部件

国际航运专业媒体vesselslink近日报道称,全球造船行业的数据凸显出中国企业在满足全球海洋需求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随着航运业向更清洁、更智能的运营模式发展,中国造船厂也在积极转型。报道认为,中国在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其建造的复杂技术船舶也反映出在高端造船领域日益增长的专业技术和影响力。

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了中国智能船舶的应用前景。中船集团学科带头人顾一清对记者表示,2017年上船院就正式提出中国智能船舶概念。2024年,由上船院研发设计的“新红专”号智能研究与实训船,具备自主航行、远程控制、自动靠离泊等功能,可开展船舶智能化无人化研究与人才培训。

顾一清演示了由上船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营运支持系统DOSS,该系统具有交互界面人机友好、操作简便易学等特点。该系统还采用模块设计,使得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船舶的需求。据介绍,当前全球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装备智能系统,有效提升船队营运能效、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上船院还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海上水面自主船舶的法规和智能船舶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增强中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显示中国船舶建造竞争力的案例不仅仅出现在上海,在华中地区最大的船舶总装企业——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船厂内,全球首艘风帆助力甲醇双燃料滚装运输船已进入船台总装环节,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交付。“该船交付后,将横跨大西洋运送飞机部件。每船将有能力运输大约70个40英尺的集装箱和6个单通道飞机组件——机翼、机身、发动机挂架、水平和垂直尾翼。”该公司经营部副部长余俊对记者表示。据他介绍,该船安装的6套旋翼风帆等部件目前尚缺乏规则标准,“我们联合国外设计公司、船级社(法国BV和中国CCS)、设备商进行深度协调和优化,最终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健全相关规则标准。”《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法国船东已经与武昌造船有近十年的合作。截至目前双方共合作了4型20艘船舶,已成功交付了17艘13000DWT甲板运输船,正在建造3艘风帆助力滚装运输船。“船东最近刚刚到访公司,登船考察正在建造的船舶,对船舶质量高度认可,会谈表达了后续项目继续合作的意愿。”余俊这样表示。

美日韩印的做法恰恰证明了中企地位

来自国际航运专业媒体vesselslink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主导了全球造船市场。但与此同时,美国等国针对本国及“盟友”的造船投资计划也在加速实施。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美双方正推动规模1500亿美元的造船合作基金。据《韩国时报》20日报道,韩国造船巨头HD现代在刚刚成为全球首个收获第5000艘船舶订单的船厂之际,同该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开发面向造船与海事产业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和数据生态系统。韩国造船业在新领域的投入也吸引到美国资本的合作。海事商业杂志《Maritime Gateway》报道称,韩国泰光集团与美国私募基金TPG近期提交了一份意向书,共同参与竞购一家韩国大型造船基地。

日本政府与造船行业也在加速推进一项规模庞大的“复兴计划”。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金子恭之22日视察日本最大造船企业今治造船位于香川县丸龟市的旗舰工厂后表示,扩大造船厂用地对于提升日本造船业竞争力至关重要。金子恭之表示,日本政府计划在年内制定《造船业振兴路线图》,目标是在2035年前后将日本年度造船规模从目前约900万吨翻一番。日本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近年来大幅下滑,从昔日的世界第一跌至目前只有不到20%。日本船舶工业协会在10月底宣布,将投入35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5元人民币)作为设备投资计划。依据日美此前达成的协议,日本造船业将为加速日美合作做好准备。

在2025年提出打造“全球海事中心”的目标后,印度近来也表达出与日韩船企合作的意愿。据日媒报道,11月中旬到访日本的印度石油与天然气部长普里与日本邮船公司讨论了在造船技术转让、海事知识共享和船舶运营等领域合作的可能。印度此前还宣布一项约合78.5亿美元的产业支持计划,旨在吸引日韩企业前来设厂造船,目前已经获得HD现代等企业的初步合作意向。

一位国内造船行业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等国的做法恰恰表明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占领的市场份额很大,优势非常明显。“根据国际航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2025年前4月,中国船企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一,这是硬实力。中国造船行业能实现全产业链自主,本土化配套体系是完整的,对美国厂商产品的依赖度比较低。”

这位人士表示,中国船舶下一步发展应该继续聚焦高技术船型,这是发展趋势,未来需求看涨。“我们要以绿色船舶为抓手,开发LNG动力船、氢能船舶、氨燃料船等,加大投入,突破有关技术,扩大份额,巩固地位。”他还表示,中国船企应该进一步降本增效,也就是如何进一步降低设计、建造成本,提升效率,增加利润,提升全球竞争力。

还有国内造船行业从业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造船企业正在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能,提升批量化生产水平,批量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在价格竞争中就能占据优势。其次,依靠团队精神以及科学的管理体制,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该从业者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日韩开始面临劳动力相关问题,未来中国可能也会面临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因此中国船舶企业未来要注重打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及人文文化环境,同时提供必要的薪酬待遇,以此吸引并留住人才,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特约记者 黎枳银 邵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吉林请全国在校大学生免费滑雪! 2025年—2026年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区面向全国全日制统招在校大专、本科、研究生免票!重要的事情说...
诺华中国回应解散县域团队传闻 每经AI快讯,11月25日,有消息称诺华中国区县域团队将整体解散,最后工作日定为12月31日。对此,...
国信证券:践行行业文化理念、履... 《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十要素》提出,要立足于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战机当众坠毁,出口雄心受挫,印... (来源:上观新闻)2025年迪拜航展最后一天,被印度人寄予厚望的国产“光辉”战机当着全球军火买家和航...
英特集团A股股东户数减少439... 11月25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0日,英特集团A股股东总户数为2.05万户,较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