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崇信县首批生活用纸发往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平凉纸制品“边境仓”。本文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张保林 关改琴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张保林 关改琴
11月20日,一辆满载崇信县优质生活用纸的重型货车,历经数千公里跋涉,顺利抵达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平凉生活用纸边境仓”。
这趟行程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崇信制造”首次实现了从产品内销到联通中亚市场的实质性跨越,按下了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键。
在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甘肃雨森公司的造纸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纸幅如绸缎般穿梭。作为填补西北地区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空白的重点项目,这里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基本实现智能化生产。
甘肃雨森全景。
“单台纸机日产量已达90吨。”甘肃雨森公司副总经理王帅介绍,自今年5月投产以来,企业产能迅速释放,已打造出多个知名品牌。
面对每日数百吨的产出,平凉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精准切入,帮助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如今每天有超过4万件纸制品通过线上发往全国。
以雨森为龙头,崇信县坚持全链式、集群化发展路径,先后吸引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了从纸箱包装到纸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集聚区,为“出海”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15日,崇信县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立平凉纸制品“边境仓”,正是崇信主动开放的关键落子。
雨森封包车间。
崇信县汭创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闫龙表示,选择霍尔果斯,正是看中其显著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能确保产品快速投放并降低成本。
区的承载力是产业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崇信县累计统筹资金4.6亿元完善供水、供电、排洪、污水处理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推动园区成功晋升省级开发区,目前已有31家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可突破60亿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袁野表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依托“边境仓”这一前沿阵地,让更多的“崇信制造”沿着丝绸之路,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为县域经济蓄势赋能。
造纸机开足马力生产。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