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11月22日,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请来一批“外脑”,围绕学科竞赛、科研创新、产教融合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这是在学校东山校区举办的以“智创融合,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学科竞赛经验分享暨创新创业与科技项目交流论坛”,来自高校、政府、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参会。
论坛现场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武锡彭现场分享了“灵枢微创”这个柔性手术机器人项目,展示了如何从实验室科研到产业应用的一步步跨越,总结出了业界合作+学生实践+科研探索的项目培育新模式。这项成果获得了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政慧通——基于检索增强生成和强化学习的多模态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项目组成员本科生崔浩炜向大家分享了从团队组建、技术攻关到参赛答辩的体会。
武锡彭现场展示“灵枢微创”手术机器人项目崔浩炜分享参赛体会人工智能+双创项目到底该如何“+”,AI技术质变对企业战略重塑的影响,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些报告让学生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还就科技竞赛项目选题技巧给学生进行了辅导。在圆桌讨论环节,演讲嘉宾围绕“项目痛点、AI应用及学科竞赛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度对话。
图片提供: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
责任编辑:李新玲
流程编辑:袁瑞
原标题:山西大学请“外脑”进校园 为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