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娜)近年来,印台区金锁关镇锚定“守好基层文化阵地、涵养健康文化生态、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目标,以村(社区)文化阵地为支点,通过“建阵地、强宣传、聚合力”三维发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注重强基固本,以规范管理筑牢文化阵地“防火墙”。镇党委高位统筹,将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管理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与精准指导。明确“专人专责”机制,要求各村(社区)指定专职管理员,全面负责书屋环境卫生保洁、图书分类编目、书籍有序摆放及内容动态更新,让阵地“活”起来、“净”起来。严守“源头管控”底线,开展校园周边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夯实基层文化环境“硬基础”,坚决把文化垃圾挡在阵地之外。
注重润物无声,以多元宣传织密“扫黄打非”“宣传网”。坚持“教育先行、全民参与”,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常态”相结合的方式,让“扫黄打非”知识深入人心。抓牢“关键少数”,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敏锐性、价值判断力与责任担当,打造基层治理“先锋队”。覆盖“全民大众”,依托辖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滚动播放“扫黄打非”宣传标语,让正能量随处可见;借势世界读书日、文化惠民演出、普法宣传,并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将“扫黄打非”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注重同心守护,以多方联动共筑青少年“护苗”安全屏障。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化“镇+村(社区)+学校”协同联动机制,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护苗”网络。村(社区)“零距离”守护,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校园周边商店、书店等,排查不良图书、文具等问题产品,引导商户规范经营,为青少年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家校“手牵手”护航,主动对接辖区学校,针对家庭情况特殊、思想认识有偏差的学生,开展思想引导,用温暖与关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同守护成长“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