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浪里开唱 为哑河注“活”水|乡村CEO创业记
创始人
2025-11-25 07:41:24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邱继行 樊石峰

  初冬的古村箭楼,晨雾还未散尽,哑河的水面浮起细碎的金光。记者近日走访进村,远远就望见皮肤晒得黝黑的郑积荣踩着沾露的田埂走来,深色休闲装袖口卷到小臂,运动鞋上沾着新鲜泥巴。

  “你看这水清澈灵动,加上天公作美,正是钓友们一展身手的好时节。”他指着岸边正在搭建的木质钓台,声音里藏着难掩的兴奋。这位在文旅行业摸爬滚打19年的投资运营架构师,如今正着力履职新身份——宁乡金洲镇箭楼村乡村CEO。

  从写字楼走向乡村田埂寻梦

  “来箭楼村,不是一时兴起,这个长沙市‘梦里乡村’综合示范项目,或许也是我梦想落地的必然。”在村部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郑积荣的办公桌上摊着厚厚的项目规划书,记者拿起这本《箭楼村·梦里乡村——哑河片区轻量化开发实施方案》,只见边角已被翻得起皱,上面用红笔圈着“哑河生态廊道”“宁乡四小碟工坊”等关键词。

  今年43岁的郑积荣,老家在浙江湖州,19年前来到湖南。从西安石油大学的辅导员,到操盘南浔古镇、张家界七星山等多个文旅项目的职业经理人,他的职业生涯始终绕不开“产业”与“土地”。“前些年做地产和园区投资,心里总觉得隔着一层。我一直有个庭院经济的梦想,想做些能扎根泥土、惠及百姓的实在事。”

  今年春天,长沙市委组织部发布的乡村CEO选聘信息,像一颗石子投进他的心湖。当时他手头有几个商业项目在谈,但看到“箭楼村”三个字,他立刻带着团队驱车前往。沿着沩水河畔望去,380亩哑河水面波光粼粼,6400亩稻田青翠连绵,18000亩森林郁郁葱葱,让见惯了大景区的团队成员都眼前一亮。

  更打动他的,是金洲镇党委书记王军的一次次恳切交流。王军没有回避箭楼村的现实困境,而是反复强调:“我们不仅要引入产业,更要让产业扎下根、活得好,真正带动村民致富。”这份专注务实的作风,让郑积荣看到了乡镇求发展的决心。

  随后的考察中,他和村民围坐拉家常,在厦家洲大米种植基地研究智慧农业设备,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家里品尝刚出炉的砂仁糕……在深入探讨“鹭漫漫·渔乐圈”微度假目的地项目如何落地时,王军建议“不光要有丰富的产品类型,更得有一套可持续的经营逻辑”。这一切让郑积荣心里的答案越来越清晰。

  放弃城里的高薪职位,带着团队扎进乡村,身边不乏质疑声,但郑积荣有自己的底气,多年的文旅投资运营成功经验,从EPC到PPP的多种盈利模式设计能力以及积累的行业资源,就是他的“十八般武艺”,“以前做5A级景区是造‘大盆景’,现在做乡村振兴是育‘生态林’,逻辑相通,情怀更浓”。

  以水为媒做轻量化开发爆款

  “哗啦——”,村民周师傅撑着小木筏从哑河对岸驶来,竹篓里的鱼获蹦跳着溅起水花。“郑总设计的垂钓平台建好了,城里客来钓鱼休闲,我可以当向导服务,一个月能多挣几千块。”周师傅的话,正是郑积荣“轻量化开发、高频次体验”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郑积荣的规划中,箭楼村的振兴密码就藏在“水”里。“哑河不是死水,是流动的财富。我们不搞大拆大建,差异化就是依托现有水系做文章。”他指着规划图上的核心区域,3个爆款项目的轮廓清晰可见:“星空沙滩·SPARK”主打亲子和青年客群,“钓客·COMPANY”瞄准垂钓爱好者,“稻田艺术·FACTORY”则设计“水、土、稻、人”沉浸式场景,聚焦研学市场。

  这种“小而美”的思路,源于他对文旅市场的深刻洞察。“现在的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一张独特的照片、一次亲手体验,就能让他们专程而来。”基于此,他为每个项目都设计了“体验感+社交属性”的双重内核。

  记者走进附近的“宁乡四小碟体验工坊”,看到工人正在制作一款款传统美食。郑积荣拿起一块刀豆花介绍:“我们会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游客亲手做的砂仁糕、紫苏梅,能打包带走赠送亲朋,也能现场配茶品尝,这样的体验比单纯购买更有温度,也能让非遗活态传承。”他还计划开发“米酿啤酒”“稻草文创”等衍生产品,让厦家洲大米、稻草秸秆都变成“香饽饽”。

  巧思策划的小镇青年稻田音乐会,以及计划明年春天开启的稻田欢乐跑,是郑积荣的“引流大招”,“文旅、体育是最好的流量入口,稻田里的一场音乐会、欢乐跑能吸引数万人,他们会吃农家菜、住民宿、买特产,带动的是整个产业链。”记者在11月15日举行的稻田音乐会现场看到,当天至少吸引了上万人次游客,村民兴高采烈地摆开农产品摊位,让游客们在嗨歌狂欢之后,把箭楼村的美食味道和原乡记忆带回家。

  轻量化开发不等于降低标准。在沙滩改造现场,他反复叮嘱施工队:“沙子要用细腻的河沙,不能伤孩子的脚;灯光要暖色调,晚上既能营造氛围,又不会影响候鸟栖息。”他还特意请来生态专家,制定哑河水环境治理方案,“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绿水青山才是长久的靠山。”

  凝聚人心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在郑积荣的理念里,乡村振兴不应全是“外来者的拯救”,而是“本土力量的激活”。他牵头成立长沙金箭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意预留了20%的股权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民可以用土地经营权、闲置房屋、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共富,我们要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打工者’变成‘股东’。”

  垂钓项目的运营,就让村民刘大哥尝到了甜头:“我以前靠几亩田和外出打工为生,收入不稳定。现在在项目上当管理员,一个月有几千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郑积荣还组织了技能培训,让村里的钓鱼能手当“教练”,让妇女们学做文创产品,“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就能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郑积荣告诉记者,浙江安吉鲁家村是他的标杆,但箭楼村要有自己的特色。“鲁家村的‘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路径值得学,而我们要结合哑河的水韵和宁乡的非遗,走出一条更有烟火气的发展之路。”他规划的“村民工坊”,就是要让宁乡四小碟、红薯粉、豆腐等传统手艺“活”起来,“游客来体验,村民有收入,文化能传承,这才是一举三得”。

  对于未来,郑积荣有清晰的时间表:第一年引爆流量,让箭楼村在长沙都市圈小有名气;第二年丰富业态,发展“过夜经济”;第三年项目整体运营步入正轨,注重细节提升和数字化建设;五年后,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0万元,把箭楼村打造成湖南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我想让这里的老人能在家门口挣钱,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让孩子们能在稻田里奔跑长大。”他说。

  蹲点手记

  乡村振兴更需“本土力量的激活”

  走进箭楼村,新发现挺多,“变化”二字最打动人心。

  记者看到,田埂上多了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闲置的老房子开始翻新,村民聊天的话题从“种什么庄稼”变成“怎么维护好景区”“怎么接待好游客”。一切变化的核心,是郑积荣这个“新村民”带来的新思维,而他直言,乡村振兴并不是“外来者的拯救”,更需“本土力量的激活”。

  初见郑积荣时,他正在和施工队讨论钓台的高度,就像朴实农民一样蹲在地上画图,完全没有曾经都市高管的架子。为了这个钓台,他前后改了多版方案,还拉上村民代表一起讨论。“乡村项目不能拍脑袋决定,要听村民的心里话。”他说。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从来不缺规划蓝图,缺的是像郑积荣这样“沉得下去、干得实在”的能人。他带来的,不仅是成功经验和多元资源,更是让土地生金的思路——不搞大拆大建,而是盘活现有资源;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培育长效产业;不把村民当雇工,而是视为合作伙伴。

  诚如郑积荣向记者坦言,在他的心里,乡村振兴的真谛,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土地的价值被看见、让村民的希望被点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义举办班组管理现场展示交流活... (来源:中国航空报)本报讯11月18日,航空工业天义举办班组管理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以公司示范班组...
Lighter 上线现货交易测... (来源:吴说)吴说获悉,Lighter 在 X 发文表示现货交易测试网已上线,Lighter 是基于...
湖南低空集团与中国航信集团联手... (来源:中国航空报)  11月22日,在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上,湖南省低...
苹果罕见裁员 在销售部门精简数... 为了优化对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产品销售,苹果公司裁减了数十个销售岗位,对于这家iPhone制造商而言实...
降关税挂钩数字监管,美欧贸易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欧盟成员国贸易部长会2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敦促美国落实美欧贸易协议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