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业聚能——江西景德镇高质量发展新观察(中)
创始人
2025-11-25 06:47:24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一款名为“岁岁鸭”的陶瓷文创产品成了流量“明星”,相关IP衍生品今年以来营收已超千万元。这只神态呆萌的鸭子,取材于烧造于大明成化年间的“素三彩鸭形香薰”。经由设计团队的创意,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纹饰、造型、釉色,还延伸出自愈、不屈等性格特征。“观众们团宠这只小‘素’鸭,说它是内涵鸭、达观鸭。”御窑博物院党支部书记邹媛说,“岁岁鸭”的“出圈”成为景德镇瓷业守正创新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的景德镇,瓷业发展聚力升级、活力焕新。品牌价值与行业自信在此重塑,古老技艺与先进科技在此共鸣,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在此融合……把握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总方向,就找到了“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方法论。

品牌赋能擦亮金字招牌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卷峰峦在景德。以“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明如镜”著称的景德镇瓷器,曾以独特的工艺“密码”引领世界陶瓷潮流。步入工业化时代后,因缺乏系统的地方标准和认证体系,景德镇瓷器遭遇仿冒品泛滥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品牌溢价,产业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只有锻造好景德镇陶瓷的品质根基,才能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幸双钱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景德镇成为集中展示中华陶瓷文化的瓷都、全国乃至世界的陶瓷产业标准和创新中心”,这为景德镇重塑竞争力和影响力指明了方向。

如何破局?景德镇遵循“立法保护、标准引领、检验保障、执法护航、赋码溯源、品牌经营”原则,采用“企业申请、协会授权、政府监管”运营机制,推广“企业商标+地理标志”双重认证,大力开展“景德镇制”区域品牌保护与重塑工作。

10月18日,2025“景德镇制”区域品牌系列新标准发布,涵盖“景德镇制”陶瓷技术要求中的酒店用白瓷器以及郎窑红等三类颜色釉瓷器,进一步细化了产品技术参数与品质要求。此前,景德镇还制定了《“景德镇制”陶瓷品牌评价通用要求》地方标准与日用硬质瓷器、玲珑瓷等6个团体标准,推动景德镇陶瓷从技艺优势向标准优势、品牌优势跃升。

“按照新标准生产,公司产品降本增效明显,加上政府部门对区域品牌的全球化推广,为公司打开了发展空间。”景德镇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邢浩说,自2022年被授权使用“景德镇制”地理标志商标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出口总额每年增幅在30%以上。

“截至目前,景德镇市已对4批次共148家企业进行授权。”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王勇说,红叶、龙珠阁、昌南三大品牌在国际舞台重磅发布产品,“春碗”亮相央视春晚、元宵晚会,“景德镇陶瓷”跻身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景德镇制”区域品牌价值年溢价超70%,2024年度估值已达516.56亿元。

没有保护,何谈发展。景德镇出台全国首部陶瓷品牌保护地方性法规《“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建设全国首个面向特定行业的陶瓷版权交易中心,筑牢品牌护城河。在陶溪川邑空间,青年陶艺家潘远东将《作品登记证书》放在了商铺最显眼的位置,迄今他已为自己的8件作品申请了证书。“原创得到有效保护,让我创作新作品的动力更强了。”潘远东说。2024年,陶溪川新增登记各类知识产权总量达2.85万件,其中版权数量登记2.57万件。

科技赋能助推产业变革

当区块链为青花瓷装上“数字身份证”,当AI算法优化出瓷窑的温度曲线,当VR技术让古窑复现烧制全过程……“科技+陶瓷”的双重笔触,正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升级的蓝图上书写生动注脚。

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景德镇邑山陶瓷智造工坊的清晨,被机械的规律节奏唤醒。在这里,8秒,干粉瞬间变成精致坯体;3分钟,完成泥模高精度3D数据采集;1小时,1500件瓷器披上多彩釉色。“通过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了40%。目前,工坊瓷器日产量可达3万件。”邑山瓷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晶晶说。景德镇构建陶瓷行业场景数字化“一图四清单”,梳理形成63个应用场景;打造全国首个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陶瓷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1945家企业、1.4万家服务商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搭建科创合作平台,开拓产业升级空间。在景德镇金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条530米的智能烧制产线窑火正旺,却很少看到窑工的身影。一块块废瓷片经过粉碎处理和窑炉淬炼,重生为“轻质、吸声、耐火”的新型环保建材——发泡陶瓷。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国涛说:“通过政府牵线,我们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展联合攻关,历经500多次配方实验、上千次中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室内外环境装饰。”景德镇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20多家大院大所合作,高纯氧化铝粉体等先进陶瓷实现进口替代;联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打造国家级先进陶瓷创新平台,不断升级陶瓷产业创新链、价值链。今年前8个月,景德镇先进陶瓷增长17.1%,占陶瓷产业比重达34%。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挺起产业发展脊梁。景德镇兴于瓷,但不囿于瓷。景德镇是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摇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新研发的“纽扣电池大小的陶瓷刀片”,能在1200摄氏度高温下切削航空发动机零件,硬度与耐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景德镇先进陶瓷研究院则凭借“航空发动机高温自润滑耐磨陶瓷轴承技术”,突破材料韧性、自润滑机制等技术壁垒,填补国内航空陶瓷轴承产业化空白。目前,景德镇具备直升机“全牌照”资质,集聚航空企业110家,航空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景德镇高新区常务副主任秦烨明说:“我们聚焦高附加值航空配套、直升机整机、无人机三大赛道,让航空产业大起来、研发强起来、市场旺起来。”依托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景德镇加快构建以陶瓷为首位产业,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为主导产业的“1+2+N”特色产业体系。

场景赋能蓄力长红发展

“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瓷,成就了景德镇特有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是城市最核心的IP。目之所及皆是瓷,游人往来皆为瓷,如何以瓷引流,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持续繁荣?

近日,携程口碑榜2026年度榜单正式发布,景德镇市分别入选全球50艺术瑰宝目的地榜第37位、中国100必打卡目的地榜第45位、亚洲100必打卡目的地榜第74位。携程集团目的地合作江西负责人刘晓萱说,这说明景德镇在旅游领域的突出魅力获得广泛认可。

近年来,景德镇围绕“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获评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典型案例,获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

把“千年瓷都”的文化基因变成当代人能感知、能参与、能共鸣的生活方式,让文化有了“呼吸感”,这就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当代“转译”。

在景德镇陶源谷,数千只精致的玲珑杯错落放置在玲珑峡谷两侧。夜幕降临,在灯光的映衬下,星星点点的玲珑眼如同闪烁的星辰,营造出新的消费场景。景德镇玲珑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辉丰是玉柏玲珑陶瓷品牌的缔造者,他倡导日用陶瓷艺术化、场景化,希望做到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自然的交融。在珠山区童宾老街,古代村民逐水而居,炼泥制陶、烧窑成瓷。如今,“窑神故里”长出“都市文旅新聚落”。这里的夜游不再是走走看看,而是静心体会隐匿于都市的艺术疗愈生活美学。

作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景德镇陶博城围绕陶瓷研学、艺术天街、自驾游营地等创造沉浸式体验,不仅吸引600余家陶瓷相关企业入驻,日均人流稳定破万人次,更成为年轻创客们的掘金首选地。“我们以线下选品中心、大学生全品类陶瓷选品中心等为战略支点,全面发力陶瓷直播电商新业态。这一布局,将真实的商业场景与选品平台转化为教学与实践的现场。”景德镇陶博城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明说。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千古名篇《琵琶行》中提到的浮梁县,是景德镇的“瓷之源、镇之初”。这里的广袤茶园绿意盎然,古朴民居沿河而建,田野上点缀着创意雕塑与装置艺术。浮梁乡村不仅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美景,更融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我们连续多年举办‘浮梁买茶节’活动,推动瓷、茶、文、旅融合发展,展现浮梁瓷茶一体、茶旅融合的独特魅力。”浮梁县委书记程新宇说。

从祭祀礼器到生活日用,从传统工艺到精尖科技,从作坊产品到区域品牌,从一“瓷”独秀到诸业繁荣……景德镇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瓷业的内涵不断丰富,边界不断拓展,能量不断增强。今天的景德镇正迎来最好的机遇,听千年窑火的时代回响,看千年瓷脉的焕然新生!

(经济日报调研组成员:王 晋 张 双 刘 兴 史梦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R... Dear Reality 推出了最新的用于立体声制作的混响插件 EXOVERB MICRO,它提供了...
B... BIM的引入对工程造价行业意味着什么? 是被取代还是共存?BIM是指创建和利用数字技术来管理和优化建...
投资者提问:请问长电科技 通富... 投资者提问:请问长电科技 通富 华天等是否是公司的长期客户?目前大厂订单是否有变化增加,价格上涨?董...
山西运城启用党群服务“司机小站...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近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协调指导下,由山...
投资者提问:截止2025年11... 投资者提问:截止2025年11月24号,股东人数是多少?董秘回答(海南发展SZ002163):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