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开通微巴。 杨光伟 摄甲秀楼音乐专线巴士。 杨光伟 摄唐瑭 杨光伟 任勇
“十四五”时期,是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5年。
5年来,贵阳公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公益性+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在智慧公交、平安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建设上持续发力,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市民出行痛点难点,用拼搏与奉献书写国企担当的时代答卷。
党建引领强根基 改革赋能激活力
国有企业的“根”在党建,“魂”在引领。“十四五”期间,贵阳公交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公司党委构建“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党纪教育”三维理论武装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在公交战线落地生根。
通过实施“筑固工程”“五个一”行动等,该公司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设立党员示范岗296个、党员责任区70余个,组建党员突击队60余支,让党旗在服务一线高高飘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公司创新推出“建党百年红色宣传公交专线”,将公交车打造成流动的党建课堂,通过行车线路串联起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等红色地标,让红色文化走进市民生活。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面对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出行方式多元化带来的挑战,贵阳公交大刀阔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瘦身提质、降本增效”战略,实现运营车辆数、无效运营里程、低效运营班次、从业人员数“四降”,运营线路长度、服务范围“两升”的良好成效,每年节约成本近5亿元。该公司打破传统用工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机制,优化精简职能部门,推进各分公司向实体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智慧赋能优服务 出行体验再升级
“以前等公交车靠运气,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车辆的实时位置,出门时间掐得准准的。”市民李女士的感受,是贵阳公交智慧化转型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期间,贵阳公交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以科技赋能重构出行服务体系,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高效。
该公司投资建设“公交大脑”智能信息系统,实现了公交大数据资源中心、基础设施协同管理系统、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智慧排班系统四大板块全流程覆盖。通过整合人、车、场、站、路五要素感知数据,“公交大脑”能精准分析客流时空分布规律,科学优化线路布局和发车班次,实现客运量和运营效率双提升。
在便民服务方面,该公司全面推广多元化支付方式,实现支付宝、手机NFC刷卡、微信支付等全覆盖,解决了乘客无零钱的烦恼。升级后的“黔爽巴士”APP,整合在线包车、实时查询、景区直通车等多种出行场景,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30万人,抖音直播收集并反馈乘客意见上千条,搭建起企业与市民的“连心桥”。
针对不同群体出行需求,贵阳公交创新推出开放型公交管理、服务模式,通过“五进”“合议制”工作法,把公交线路、班型、发车时间甚至票价的决定权交到百姓手中,开发出各类满足乘客实际需求的个性化线路产品。目前已累计开通定制化出行服务线路841条,涵盖学校、社区、企业、医院、旅游等多个场景。从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周末专线解决“黑色星期五”拥堵难题,到贵州省骨科医院定制专线打通就医出行“最后一公里”;从“黔爽巴士”景区直通车串联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到环高快线服务跨区通勤需求,多样化的产品让公交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绿色转型践使命 低碳发展显担当
“十四五”期间,贵阳公交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持续推进公交车辆清洁能源化、运营服务低碳化,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注入公交力量。早在2012年,该公司运营车辆就已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
截至2025年10月,该公司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达1434辆,占公交车总数的62.67%,其中纯电动公交车较天然气公交车可降低61.98%的燃料成本,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9万吨。5年间,累计采购新能源公交车800余辆,建成充电站30余座、充电桩397个,形成完善的绿色出行保障网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贵阳公交还创新开展碳资产运营,完成2023至2024年度碳减排量核算,售出全国首笔公共交通领域“碳票”,实现1429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开创了公交领域碳交易的新模式。同时,持续推广节能办公、循环利用等理念,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如今,行驶在城市街头的绿色公交车,已成为全市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人文关怀暖人心 国企责任显温度
“公交服务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这是贵阳公交始终坚守的服务理念。“十四五”期间,该公司聚焦市民出行痛点难点,用一件件民生实事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让公交服务更有情怀、更接地气。
为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该公司持续优化线网布局,推进“快、主、干、支、微”五层级公交线网体系建设,5年间新开辟常规公交线路50余条,优化调整线路300余条,增设站点200余个,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40余条。覆盖花果园等多个交通盲区,有效衔接轨道交通站点,实现“轨交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便捷体验。推行“铃停”公交、响应式停靠服务,开通9条提速线路,极大节省了乘客出行时间。
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公司推出高考专线、惠农专线等特色线路,高考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乘车,252路“惠农专线”解决了4000余名村民进城卖菜、出行难题,受到一致好评。公司还落实特殊人群乘车优惠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残疾人关爱等活动,让公交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平安守护筑底线 社会帮扶勇担当
安全是公交运营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贵阳公交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市民出行平安。
该公司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5年间累计开展站点安全检查300余次,抽查驾驶员、安全员等2万余人次。强化安全培训演练,每年组织防汛、消防、反恐防暴等应急演练40余场,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在公交车辆上安装驾驶员人脸行为识别系统、智能监控等设备,实现对驾驶行为的常态化监控,及时发现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作为国有企业,贵阳公交始终牢记社会责任,主动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以实际行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期间,公司对口帮扶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流长乡马陇村等村寨,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
此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组织干部职工无偿献血,5年间累计献血量达128000毫升;开展“绿丝带志愿服务”“高考绿色通道”等活动,累计组织志愿者服务1000余人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行车、文明服务宣传,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5年耕耘,硕果累累。“十四五”期间,贵阳公交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等多项称号,乘客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以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阳公交将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完善“公交+N”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服务。
上一篇:“富矿精开”百业旺
下一篇:宋微:中非携手,坦赞铁路焕新出发